大行晨报——英国经济仍存隐忧

  英国通胀表现持续超越央行目标水平:10月消费物价指数按年上升4.2%,不但高于预期的增长3.9%,更是自2011年12月以来通胀率首次超过4%水平。通胀的上升主要来自供应链樽颈及燃油价格的拉升,同时亦推高运输服务以及燃料和车辆价格在内的运输类别,为对总体通胀贡献了另外1.4个百分点。通胀高于货币政策委员会于十一月时的预期,当时预期十月的通胀升至略低于 4%,但实际结果却高于4%,出现略为失速的情况。而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委员于十一月暂缓加息决定,是对劳动力巿场发展仍有所保留,但十月英国就业人口按月增加16万人,反映疫情的补贴计划完结,并未对劳动力巿场做成很大的压力,反而持续复苏。通胀及劳动巿场的表现,相信会增加英伦银行于十二月加息的可能。根据彭博利率期货显示,现时加息15点子的机率已达至超过58%。
渔业争端尚未消除
  但英国经济仍在两大隐忧,为加息增添变数:首先是英国疫情转趋严重,每日新增确诊人数长期高于4万人以上,令累计确诊人数逼近1000万人,为全球第四多确诊国家。虽然现时英国是采用与病毒共存的策略,但若确诊人数持续创新高,或不得不收紧部份防疫限制,从而影响经济活动表现。而另一个问题是,英国虽然已有序脱离欧盟,但英国及法国就渔业问题仍未妥善解决:虽然法国已暂时推迟制裁措施,但英国仍未打算放宽法国渔民到其领海捕鱼的许可,局势仍处于胶着。两国领导人虽于早前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曾进行沟通,渔业争端略显降温,但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消除。
  虽然现时巿场仍预期英伦银行于十二月或会加息,但有关贸易的基本问题不能解决及疫情未见纾缓,将为经济构成隐忧,加息或不是板上钉钉的。技术上英镑兑美元已跌破前底1.341位置,若上调利率的情况再次令巿场失望,则有可能下试1.31-1.32,即200至250周线支持区间。
光大新鸿基外汇策略师
黄俊能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