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避免再冷战

  数年前社会出现反全球化的声音,令地缘政治关系变得紧张,贸易战及其他争拗频频出现。然而,长时间的分歧只会带来伤害。日前,纠缠数年的中美关税似乎有缓和迹象。此外,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宣布136个国家及地区达成协议,向大型跨国企业征收统一税率。在全球需要休养生息的前提下,各国应该携手,避免冷战出现。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贸易战一打数年,甚至蔓延至科技战及金融战。环球经济现时受疫情严重打击,加上美军撤出阿富汗对当地衍生的影响为人诟病,美国要继续树敌不无压力。同时,美国总统拜登的斗争性格不如前总统特朗普,令中美双方紧张关系有所纾缓,孟晚舟获释便是一例。
  因此,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于上周六举行视像会谈,及后的官方公布指出,中美双方均认同两国经贸关系对自身以至全球都非常重要。国家商务部网站表示,中美双方进行务实、坦诚、建设性的交流,期间讨论三方面问题,包括应加强双边经贸往来与合作。而美国方面,声明双方同意就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磋商,戴琪亦希望短期内继续与刘鹤对接沟通,并提到美国寻求和中国「再挂钩」。
  另一方面,OECD于10月8日在巴黎宣布,占全球超过90%GDP的136个国家及地区同意进行国际税收制度改革,统一向跨国大企业征收15%企业税,最快2023年实施,结束长达40年的企业税率「逐底竞争」。是次协定预期每年可为各国政府增加1500亿美元收入,超过1250亿美元来自全球约100家大型跨国公司的利润,将被重新分配。谷歌、亚马逊等美国大型科企亦支持协议,因为参与协议的国家同意不会另行征收数码服务税。
  世界各地重新连系值得高兴,毕竟全球化就如拨出去的水,是大势所趋,亦覆水难收。不过,如何拨乱反正、华丽转身、争取支持,就是公关技巧了。
  如有任何意见,欢迎透过以下电邮跟我们联络︰[email protected]
陈民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