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边财话——美国通胀令人忧虑

美国国会3月通过1.9万亿美元经济救助计划后,拜登政府又提出总额4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和家庭投资计划,加上联储局仍按照每月购买1200亿美元债券速度,继续向市场注入流动性,这一连串大规模财政及货币刺激政策,正是触发近几月来美国物价上涨主因,在通胀压力明显上升情况下,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是,美国通胀上升是暂时还是持久的?通胀率究竟会升至多高?联储局会如何采取行动?
  美国家庭、企业和金融部门的整体资产负债表,在遭受疫情冲击后仍相对健康,疫情期间美国家庭总共累积约2万亿美元储蓄。经济学家和投资者担心,过度的财政和货币刺激,可能造成美国经济过热和通胀上升。
  根据联储局去年8月宣布的新货币政策框架,联储局不再执行过去几十年预先加息、防止通胀率超过2%的策略,而是更加侧重实现充份就业、并使通胀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2%的平均水平,推升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通胀预期。
  美国劳工部近期公布数据显示,4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按年上涨4.2%,创逾12年来最大涨幅;核心CPI按年上涨3%,创25年来最大涨幅。通胀率大幅走高令投资者感到震惊,但联储局官员认为,这更多是受到暂时性因素影响不会持久。联储局官员列出的暂时性因素,包括受疫情影响去年同期价格指数较低、供应链瓶颈问题推高生产成本、被疫情压抑需求逐步得到释放、财政刺激效应等,随著这些暂时性因素消退,联储局预计今年稍后美国核心通胀率将会回落。
  如果未来几个月数据证实美国通胀上升只是暂时,联储局就不需要对通胀采取行动,这正是联储局调整政策框架后所乐意看到的结果,但至少也要等到秋季,才能对通胀形势有更清楚把握。
储局或提早收水
  但如果情况发展与联储局预期相反,未来几个月美国通胀率持续高于联储局预期水平,通胀预期或者核心通胀率升至令人担忧3%以上水平,则说明物价上涨压力可能比联储局预计更为持久,联储局就需要考虑提前收紧货币政策,避免通胀失控。多数联储局官员预计,联储局将维持接近零的超低利率至少到2023年,但愈来愈多市场参与者认为,联储局需要提早采取行动。
黄惠德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