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股落镬——晶片荒持续晶门博弹

  恒指失守二万八关收市,港股沽压强劲引发不少斩仓盘沽货,晶门半导体(2878)反见逆市走强,于跌市中收升1.37%,报0.74元,盘中更曾高见0.81元,走势上出现短线见底讯号,以近日低位0.68元作为博反弹基础,首站目标价先上望1元大关。
  从基本面来看,晶门正受惠全球「缺晶潮」带来的刚性需求,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愁没有定单。据中金报告指出,此次晶片缺货可能对晶片设计企业营运造成一定影响,但由于龙头晶片设计企业和晶圆厂商/封测厂商,具有更强合作关系,更有可能在危机中获得晶片,从而扩大市场份额。
  于「缺晶潮」连锁效应下,电动车产能已受打击,近日更传出「缺晶潮」蔓延至手机、游戏机等多个行业。中金还指出,晶片短缺可归咎三大原因:首先,疫情导致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出现不同程度的产能利用率下降,而美国暴风雪、日本自然灾害等,亦使部份半导体企业停工一段时间。另外,小米、OPPO、VIVO等公司为加快手机市场份额扩张,加大晶片采购数量,高通等晶片设计公司向台积电等晶圆厂商下达大额定单,挤占中小厂商份额。
首站目标价先看一元
  第二个主要原因是汽车、手机等领域对晶片需求显著增长,自动驾驶晶片/IGBT等引入,使单台汽车晶片价量发生大幅提升;5G手机渗透率提升驱动手机对晶片需求增长。
  其三是全球晶圆产能集中度提升,扩产较少,难以满足爆发需求。中金称,全球先进制程产能集中在少数晶圆厂商,手机/个人电脑等领域高阶数码晶片需要先进制程,对台积电、三星等厂商依赖程度较高。
  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巨头阿斯麦(ASML)于今年首季净利润按年激增2.4倍,消息带动晶门出现突破,一举升穿52周高位,反映缺晶问题已为相关企业带来正面积极影响。
  近日有不少分析指,缺晶问题或许需时两至三年时间才能恢复供求平衡。据中科创星张思申分析,虽然大部份互联网企业、造车新势力都处于晶片产业上游的设计环节,但还不足以增加产能,解决不了产能短缺问题,通过晶片设计这一环节,可以增加供应链主动权。目前是晶片设计公司成立的最佳时期,政策、资本、发展都很明朗,晶片设计利润率也很高,有助企业未来业绩增长。
闻风至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