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融圆通——在港退休生活

  据经济学人智库于本月中发表的最新《全球生活成本调查报告》,香港再度位列榜首,成为全球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与瑞士苏黎世及法国巴黎齐名。香港的楼价、物价高企人所共知,不是所有人都有条件安然退休。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及日本东京这些大城市一样,政府须解决市民退休生活的问题,这个趋势无可避免。
  事实上,香港人口老化问题严重,港人平均寿命位居世界榜首,不少长者年过八、九十岁。政府早前推出的各类长者财政保障,如长生津、生果金及银色债券等,一定程度减轻了不少退休一族的生活苦恼,然而,退休后要维持原有的生活水平,财政负担及居住质素却值得我们关注。
  在财务方面,政府推出的新一批通胀挂钩债券(iBond)已经上市,属回报不俗的保守投资。同时,政府亦推出第五批银色债券,为以保本抗通胀为主的年长投资者提供多一个选择。现时利率长期低企,环境投资风险波动,加上无通胀压力,银色债券息率的「包底息」有竞争力,为长者停泊闲置资金提供多一个选择。
生活成本再列榜首
  此外,因应近年环球以及香港的社会和经济环境不断改变,不少港人考虑退休后移居海外或内地如大湾区,令海外房地产交投炽热。政府资料显示,现时有近9万名65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经常居于大湾区,而深圳是湾区内最多香港人经常生活的城巿。的确大湾区有不少宜居城市,它们的居住成本较低、生活空间较大,相信是退休港人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大湾区亦正致力发展交通基建,方便居民短时间穿梭湾区不同地方。近月香港政府更表示研究港人在大湾区接受安老服务,为港人于湾区打造安乐窝。当然,大湾区的整体规划配套,如医疗及金融仍有待加强。
  无论选择离开或留下,我们都要为未来生活作好妥善规划。生于斯,长于斯,纵然香港近年经历种种变迁,笔者并没有计划离开,会继续与这个城市走过每刻风云变化。
陈民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