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城寨之围城》|拿捏现实与幻象之间|观后感分享
🐆豹纹鱼🐟一向对打斗片、江湖片兴趣不大,最害怕看到血腥暴力而产生不安感!但今次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却因为其声势浩大而提升了吸引力,便打算带着缅怀老香港的情怀入场见识一下,当然也会提醒自己为「打打杀杀」的场面作好心理准备。

(电影官方海报)

(截图自 YouTube 官方预告片)
1.城寨呈现出唯美与温暖
城寨的建筑结构密密麻麻、杂乱无章,满布危险的僭建物,现实环境是非常肮脏、臭气熏天的,到处堆积垃圾、腐烂物,老鼠、蟑螂横行,而且电线、管道的搭建凌乱不堪,还有人声、机械声等嘈杂烦扰⋯ ⋯但电影画面却呈现了残破美,灯光布局及色调是柔和的,再加上街坊劳动、聚集互动的场面营造出温暖感,这的确带来了感观上的享受。
2.角色设计出色增可观性
电影中的主要角色众多,以男性江湖人物为主导,包括老年、中年、青年不同年龄层面,各人的造型和性格被刻画得立体、富特色。特别欣赏陈洛军 (林峰饰) 的戆直、王九 (伍允龙饰) 的狂妄,他们把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此外,不得不提「鱼蛋妹」(王尹菁饰),女孩子渗出淡淡然的老积感,给那成人世界点缀得宜,效果讨好。
3.可加入更多年代感元素
城寨的场景无疑是迫真、细致的,怀旧道具亦琳琅满目。还有黑夜里的货柜码头、马路上的霓虹灯和巴士、远方天桥上驶过的地铁、低空横过的飞机也出现得很自然。
而演员的服饰尚算恰如其分 (当然要包容点点偶像包袱),相信团队花了不少心思和时间去搜集资料和制作。
至于一些对白的设计就略嫌粗疏,竟出现Kai等千禧潮语。其实80年代的日常用语或粗口也有其特色,如果多加运用,定能强化年代感。
4.武打场面超现实的迷思
电影里的打斗场面估计近7乘,台前幕后都辛苦了,定能满足为此入场的观众群。
不过,对于不熟行情的观众们,可能仍要适应一下那夸张的表达方式:一拳就会被打到飞起至几米远,重要角色全都有打不死、不重伤之身,反而是墙烂砖破。至于茄喱啡就不堪一击,不多还击,主角继续势如破竹、过关斩将。尤其是终结的「打大佬」一幕,夸张得令人联想到周星驰的喜剧,令观众产生尴尬的迷思:紧张不够却又笑不出来!
此种漫画式、打机式的打斗场面就是现今武剧的趋势吗?我们实在要好好调节一下思维,学习新领域。
5.剧情的情感建构应加强
内容的主线发展是报仇、传承,同时描写师徒情、兄弟情,当中以对话、轶事去交待,但比较平铺直叙,未能触动观众的情感而投入其中,令之后的种种义气、牺牲的表现来得有点突兀,张力度较低,觉得「为打而打」。幸好,电影已狠心删减了爱情线的部分,否则剧情可能会更加仓促。
6.期待具代表意义的故事
电影是改编自小说、漫画的,故事发生在九龙城寨,讲述两代的恩怨情仇。诚言,从艺术角度看,穿梭于城寨布景的生活描写及打斗场面是具趣味性的,硬件上的可观度十分高;但在剧情方面,江湖的恩恩怨怨可发生于任何地方,并非城寨独有。如果内容更紧贴那儿「三不管」的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来编写,就能令软件也具代表性。
💖总括而言,每位入场的观众除了有「好」、「一般」、「差」等观后感外,还会按各自的成长背景、生活经验、已有知识、价值观、性格⋯ ⋯而对电影的不同范畴有看法上的差异,这是颇有趣的。无论如何,尊重每一种启发性见解,并支持香港本土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