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藤子不二雄如何分辨?怀念《Q太郎》《忍者小灵精》《怪物小王子》
藤子不二雄A于上周逝世,享寿88岁,网上有不少人拿《多啦A梦》的图片悼念,其实那是另一位藤子不二雄的作品。不知道藤子不二雄是由两个人组成其实正常不过,80年代的我们很单纯,扭开电视几乎只得一个选择,卡通只有下午四至六的时段收看(还有星期六日早上),电视台播甚么便看甚么,没有选择权。那些年看卡通不要说作者名称,就连角色名称也是电视台改甚么我们便叫甚么,到很多年之后长大才知道戴志伟原来叫「大空翼」、叮当叫「多啦A梦」、忍者小灵精叫「服部贯蔵」,而藤子不二雄,就是由安孙子素雄(藤子不二雄A)跟藤本弘(藤子F不二雄)组成。

一切从「常盘庄」开始
要认识二人,首先要认识「常盘庄」这个地方。50年代日本漫画开始兴盛,手冢治虫成为了像漫画教父一般的存在,令当年不少人对漫画家这份职业产生了无限憧憬。安孙子素雄是其中之一,他跟藤本弘是小学同学,二人都喜欢画漫画,从小学开始已尝试创作。直至1954年,藤本弘邀请安孙子素雄前往东京闯荡江湖,以「藤子不二雄」的笔名出道,画漫画投稿,而他们选定打拼的地点正是常盘庄。


重构漫画大师发源地
常盘庄位于日本东京都丰岛区,在1952年至1982年间是一栋木造公寓。因为这里租金便宜,而漫画家创作所需要的就只有一个封闭狭小空间,因此常盘庄成为了他们的落脚地。安孙子素雄跟藤本弘选择这里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偶像手冢治虫也是从这里开始发迹。后来常盘庄确实孕育了一大群经典漫画家,例如《人造人009》、《幪面超人》系列的石森章太郎、《阿松》的赤冢不二夫等,当然还有藤子不二雄。常盘庄木造公寓如今已经拆卸,不过两年前因为迎接奥运,日本政府决定于邻近的公园重现这栋传奇公寓,公寓一楼设有漫画阅览区和展览室,二楼则是漫画家们当时居住空间,以展现当年一众大师的生活风貌。而位于常盘庄附近亦有东映动画博物馆,因此很多动漫迷也会前往朝圣。

《多啦A梦》借镜《Q太郎》
早期「藤子不二雄」就像一队乐队名称一样,安孙子素雄跟藤本弘共同创作然后投稿,他们的作品非常之多,包括《名犬探探》、《UTOPIA最后的世界大战》、《海之王子》等,而令他们真正成名的是1965年香港人都很熟悉的《Q太郎》。相信很多跟我同年的人到今时今日都识唱:「太奇~太妙~望住谁亦笑~样子不算十分俏~望落十分美妙~个身个样似香肠~臃臃肿肿特别俏~」(这首是戴蕴慧唱的新版,还有一首旧版由张德兰主唱)。今时今日重看《Q太郎》,你会有一份非常熟悉的既视感:「点解同《多啦A梦》咁似嘅?」两部作品都有一只奇特生物走入平常百姓家,那个百姓家都有一个小男孩和父母(母亲外貌还长得跟静香一模一样!),然后小男孩身边总有几个作威作福、欺善怕恶的朋友。其实真相就是藤本弘将《Q太郎》的故事骨架和世界观「借镜」而创作出《多啦A梦》,只是将主角换成了「来自22世纪的机械猫」。


Q太郎耍废无特异功能
Q太郎跟多啦A梦的最大分别,是前者比后者能力差一大截,虽然是「鬼怪」但几乎毫无特异能力,只会飞行和透明,他自称识变身,但最叻只是将身体缩成一团扮馒头。他会说动物语言,但因为怕狗一见到大狗就走夹唔唞。Q太郎最大特征是大食,甚么也吃得下,以前卡通很多集数也是以他暴食然后闹出笑话为主题,例如其中一集是Q太郎去了餐厅参加吃饺子大赛,老板见Q太郎好擦得便只用蒜头做馅,Q太郎照旧一口吞下数百只蒜头饺,然后剧情便讲Q太郎因为「口气太大」而引发一连串笑话,例如上巴士臭到所有人跳车、跟U子拍拖唔敢开口讲话等,最后要由正太用胶纸封著牠一孖润肠嘴,混乱才告一段落。那是1964年,两人以「藤子不二雄」之名,藉著《Q太郎》一漫成名。

拆伙未能共享一叶舟
逐渐,安孙子素雄跟藤本弘开始分开创作,但依然沿用「藤子不二雄」这个名字,直到1988年二人才真的拆伙。很多人好奇「到底两个人系咪闹大交?」坊间一直流传是因为由藤本弘创作的《多啦A梦》因要跟安孙子素雄版税两份分而感不满。而事实上两人在共同创作时发现风格不同是真,安孙子素雄开始走更儿童向风格,因而创作了《多啦A梦》;藤本弘则相对少年向(今时今日的少年向跟当年定义有所出入,今天全都是异世界妹系卖萌),但其实二人拆伙更关键是在1986年藤本弘患上胃癌,他为了避免自己先离世而与安孙子因版税问题出现纠纷,因此想优先解决问题,最终二人拆伙。安孙子把笔名改成藤子不二雄A,藤本则把笔名改成藤子F不二雄。讽刺的是,后来二人都有经理人公司代替处理版权事宜,而不管是《Q太郎》还是《多啦A梦》,最终都落入藤子F不二雄手上。不过二人即使拆伙也有一同出席电影首映礼等活动,证明并没有决裂,只是未能共享一叶舟。


张学友都叫金麦基
藤子不二雄A的经典作品还有很多,其中一套最为香港人熟悉是《忍者小灵精》。同样是《Q太郎》故事架构,将正太换成阿健,将Q太郎换成又正气又识好多忍术的小灵精(服部贯蔵)。那个年代所有小朋友对日本忍者都有一份情意结,其中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被这套卡通影响。相比《Q太郎》,忍者小灵精的同伴更丰富,有一身抢眼红色忍服的妹妹小玲珑,还有永远在身旁出现傻傻的狮子狗。狮子狗的受欢迎程度是令八十到九十年代所有香港人吃拉面时都会叫那一片本来叫竹轮的食物做狮子狗。不得不提的还有金麦基,其受欢迎程度连《猛鬼差馆》张学友的角色也是叫金麦基,当然还有俏皮猫,一只比喵喵怪早了数十年识讲嘢的猫。金麦基在卡通中以坏人身份登场,但其实在很多场口只要到了危急关头,金麦基还是会仗义相助。例如其中一集大家用飞天布飞行,当有一位老忍者的飞行布穿了而急坠地面时,忍者小灵精跟金麦基携手将他拯救。这一幕伊贺跟甲贺世纪联盟,童年的我看得热血又沸腾。那个年代的卡通是即使当歹角心肠还可以很善良,大家的人性还不致泯灭。


沙声男孩就是奀皮
另一套经典是《怪物小王子》,故事讲述怪物国的王子为继承王位而到人间修行。因为王子比较顽皮反叛,因此好记得当年TVB找了一位鹅公喉很沙声的配音员配音,令童年的我认定「沙声的男孩就是奀皮仔」。王子身边的随从包括吸血鬼、狼人、科学怪人,各人有各人的特点,吸血鬼知书识礼、狼人是个大老粗、科学怪人蠢蠢顿顿,但有时为了铺排一些搞笑剧情大家会做出一些异常行径,例如吸血鬼会去便利店跟女职员说:「唔该畀包血我~」,又或者狼人为了炫耀自己著名牌而在公众场合除裤给大家看。《怪物小王子》跟《Q太郎》、《忍者小灵精》相同的是,虽然三者都是「跨界别」的奇人异士,但他们过的都是如凡人一样的生活,卡通内容都是以生活日常琐碎事为主。藤子不二雄A的经典作品,是让人感受「若无闲事在心头 便是人间好时节」的生活小品。

杜龙亦正亦邪内心空虚
我有两位朋友都是藤子不二雄A的粉丝,其中一位更有过一面之缘。第一位叫棒蛙,是本地一位画家,最初在高登为网民的故事画画,后来因为画风独特而受各大报章杂志邀稿,推出过结集《劣根经》、《劣根发作》。棒蛙擅长画一些很鸡毛蒜皮但又很反映内在的心灵状态,例如在一幅名为「受伤」的作品旁他如此注释:「我们经常在看不清楚来势的情况下已自觉受到伤害,而其实令到自己受伤的不是他人,是因为胆怯。」对于藤子不二雄A,棒蛙最喜欢《Q太郎》的杜龙,更长期以自画的杜龙作为代表Icon。杜龙也是一个内在世界比较深层的角色,维基如此介绍:「来自美国的小鬼,寄居于神成伯伯家。虽然他时常和Q太郎斗气,但其实杜龙内心空虚、而且心地亦十分善良(详见短篇漫画《孤独的杜龙》)」。问棒蛙为何喜欢杜龙,以为他会有更内在深层的解读,他却给出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虾肉色好靓,细个买过一个杜龙公仔。佢系主角第一代宿敌,亦正亦邪,好似幪面超人月影咁。」简单又纯粹。


藤子不二雄送亲笔手稿
第二位是备受尊敬的动画制作前辈卢Sir(卢子英先生)。根据卢Sir出版的《动漫摘星录》所述,他于1980年跟港台同事游历日本,前往藤子不二雄工作室,虽然遇不上两位漫画家,但受工作人员热情招待,亦即场分享了不少原稿。但见不到真人的卢Sir一直耿耿于怀,终于在四年后再次探访遇上两位大师,卢Sir将自己从小自画自制的《Q太郎》漫画跟大师分享,二人看得津津有味,更大赞他画得好,并亲自画下手稿相赠。之后每年春天卢Sir也会收到工作室的贺年卡,这一切都令卢Sir兴奋万分。卢sir形容二人当时虽为一体,但都各具个性:「藤子不二雄A较为主动、健谈,藤子F不二雄则寡言,略显羞涩,跟他相对突出的造型形成对比。」由藤子不二雄A送出的签名漫画、非卖品贴纸、合照等,卢Sir也珍而重之地收藏,视为瑰宝。

后记:不识得忧共愁 为人活泼自由
安孙子素雄(藤子不二雄A)跟藤本弘(藤子F不二雄)的画风非常相似,若不是作品下写有名字区分根本无法分辨,但其实我们可以从作品特色判别A跟F的不同。藤子不二雄A的作品,时时刻刻都有一份玩世不恭的形骇放浪,不像《多啦A梦》用发明品撞板,也不是聪明反被聪明累的警世,而是一份将生活的无聊提升成笑料、将刻板生活变成具有喜感的处境,每个角色既嘲人也自嘲,不分大细忠奸。以上述提过的《忍者小灵精》为例,那位老忍者本是飞天高手,当他带著小精灵、金麦基等年轻忍者翱翔天际时,老忍者忽然「呀~」地大叫一声,当大家都以为他有重要事情宣布时,他却说:「我突然醒起屋企唔记得收衫。」这一幕跟周星驰《西游记大结局之仙履奇缘》唐僧被牛魔王捉了后突然大叫「有雷暴,落雨好收衫呀~」如出一辙。多谢藤子不二雄A,让我们从小开始生活便注满了无厘头养份,让孩提时代的「我唔吽逗~不算反斗~不识得忧共愁为人活泼自由~愉快趣怪古怪动物能做朋友~」;到了如今长大后则不时要引小灵精为鉴,遇著不愉快不顺心的事便要「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