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 走过杂烩的日子|珊珊来辞

无所不谈的好友饭叙中,向对面的友好说:「姜涛的胖,由情绪及压力所造成的。需要关心他的心理状态,找心理医生辅导吗?」奈何席上全是强者,对于胖的解读是自律问题。还记得各人脸上写着「难以置信」,有的视作论述幼稚而忽视。跟着数星期后,杜汶泽公开「压力肥」的帖文。

不被聆听、信任、轻视是难受的。还好得情绪病的日子,以上情况是频繁发生,久而久之认清客观环境,与其去难受,那便相信自己感受,并积极跟身边人沟通,从中让对方了解情绪病,在我身上的所作所为。重申一点,就算没有得病,人与人之间也会误解、忽略。因此放下被伤害的感觉,给自己空间消化后再接再厉。

从不主张以鹰派手段,而是用鸽派态度来应对病患。而且不喜以「斗士」来形容,始终纾缓身上病况,需要一般人难以想像的体力及心力。往往受到现实生活的打击,身心是无可避免被掏空,然后由零开始储存力量,继续乘风破浪去。冠以强悍的标签,给病人无形压力之余,人终须一死令大众失落。

连摰亲好友不在同一阵线,人感到孤单吗?以个人情况,还好儿时久经训练,像留守儿童的童年,懂得独处中寻找乐趣。由此敢说没有1秒是浪费,就算不少人误解四体不勤,其实无间断吸收常识、知识及学识,只是没有满足大众一厢情愿的方法而已。

为何分享以上经历?无非目睹相识的同路人相继倒下,本想向放上稻草的人咆哮。只是浪费宝贵的能量,不如分享自身历程。我们的城市,有数不尽的人得情绪病,也有数不清的人不知有病。不论有病或无病,总能找到度身订造的方式,疗瘉自己疗瘉他人。

在此悼念给情绪病带走的人们。

李珊珊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