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大事件——为何访谈类节目收缩?

  访谈形式曾是电视综艺节目主流,尤以明星为采访对象的访谈类节目备受大众喜欢。观众也乐于观看由简单交谈带来的深入浅出的故事性,人物剖析,人生态度与思考,以及透过不同人物了解社会现像等。主流电视台曾经都有推出自己主打的访谈类节目,像2001年开播于凤凰衞视的《鲁豫有约》、2003年上海电视台开播的《可凡倾听》,以及2004年中天综合台开播的《康熙来了》等,这些节目大多在内地属于名副其实的长寿节目。《康熙来了》在2016年停播前走过12年,曹可凡主持的《可凡倾听》最新一期节目更新至2020年。
  一种节目内容或形式的发展势必无法躲避大环境的左右。不难看出,访谈节目大多兴起于电视作为强势媒体黄金时代,衰退于网络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繁盛期。伴随网络媒介兴起,人们获取资讯途径多元且便捷。很少有人尤其是主要的年轻受众,愿意在一个固定时间,守在电视机前了解网络上随处可截取的信息,尤其是关乎明星的生活与八卦。
  不管是多么受欢迎的节目,都会有遇到瓶颈的一天,很多访谈类节目长达十几年,以一种模式走天下,难免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像一些访谈类节目中的主持人,往往因着特定的问话方式和外在形象,成就了一档节目的特色,但也在多年后成为自身发展的桎梏。尤其是随著真人骚这一种综艺形式的崛起,让观众感兴趣的人或者明星,以一种更为立体的形象或多维的人际关系,展现在观众面前。真人骚的发展丰富着节目市场,也在加速综艺主持人这一专业岗位的消失。很多综艺节目不再需要主持人的主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可撑起访谈类节目风格和看点的主持人的断层。
赵文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