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爸妈 - 挫折教育|第三个童年

最近看了今期《亲子王》的访问,讲学童情绪,文中其中一句是这样写:「如果跟一位已经受伤的孩子,高喊『你积极啲、勇敢啲』,其实是违反人性,让他感到更受伤。」

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抗压力低,学界就纷纷推行正向教育,但对心灵已经受了伤的小朋友而言,他们所需要的是同理心、了解和关怀,而不是听到一些鼓励说话,「你好叻」、「你可以做得到」,又或者看到别人「派心心」,就可以抚平心中的伤口。

孩子输了比赛,最怕家长听到「你下次再努力」,一个「你」字就可以将孩子推进一个人孤单的境地。他们要的不是建议、鼓励,而是要安慰、陪伴,要是家长说「辛苦了,下次我们一起努力」,孩子就不是孤军作战,而是有人谅解、有人陪伴,又怎会走到不可逆转的地步呢?

一单又一单令人难过的新闻,我们总想替孩子做些事情,文章访问了一位生命教育老师林秋霞,她大胆地以「失败挫折」为出发点,无论是面对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会大谈失败和挫折。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说这些负面的主题,会令学生更消极吗?但她就表示,如果任由伤痛蔓延,伤口永远不会结痂,孩子就从没有得到过安慰。

林老师的见解未必是最有理据,但如果能令家长有一些反思,可能就会改变一条生命,有兴趣不妨到便利店买本来看看。

Oh!爸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