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达人 - 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教学「无间」

公共艺术能够提升城市环境的美感及反映其文化特质。有国际学术期刊指出,艺术空间可提供互动场所,有助市民与社区建立连系和信任,加强凝聚力,同时增强市民对艺术美感的认知及欣赏能力,具有教育意义。

城市艺术的种子早于内地萌芽,以2011年「北京大栅栏更新计划」为例,一条位于北京市前门外著名的商业街,通过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等跨界合作,既保留民初建筑风格,同时融入现代文化艺术,改造效果大获好评,可见创意艺术于城市塑造上举足轻重。

香港近年亦积极将设计与艺术融入城市环境中,例如将历史建筑活化成公共艺术空间,例如大馆、中环街巿等,又在不同场所设置艺术藏品等。建筑署近年亦促进各界合作,探讨如何以创新思维,设计符合大众需要、具美感及可持续发展的公共空间。

在政府推动下,各界亦大力配合将艺术元素融入城市空间。笔者得知,香港知专设计学院最近与家居主题商场合作,将家具及时尚产品设计高级文凭学生设计的互动艺术椅实体化,设于户外平台供大众使用,一方面可展示设计艺术生力军的创意与技艺,同时让公众享用新颖独特而不失实用性的休憩椅,享受舒适的户外空间。

是次商校合作展示年轻一代的创意,并体现了艺术与城市融合,笔者期望未来与更多不同界别合作,缔造活力多元的城市。

教达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