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 - 引领金融科技革新 保诚CEO林智刚:客户体验才是重点|商识满天下

保诚香港行政总裁林智刚曾在银行及金融界打滚逾25年,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及管理经验,于去年成为保诚香港的掌舵人,锐意透过科技及创新(Innovation & Technology),为公司及行业带来正面改革。

林智刚表示,数码转型是业务创新的重要元素,并非甚么新鲜事物,在各行各业早已盛行,但他认为其焦点不宜著眼于如何把业务完全数码化,反而应该着重「以客为先」(Customer Centricity)的原则,尤其对于保险业这些以人为本的行业,更加需要透过数码转型为客户带来最大的益处。

对于如何以数码转型满足客户需求,林智刚指出,保诚结合领先创新科技及优质客户服务的优势,在产品及服务两个层面为客户提升效益。在产品方面,公司透过互联网及手机应用程式推动电子沟通和交易,为客户提供既快捷又方便的一站式平台,简化了整个选购保险及理财产品的流程;在服务方面,数码化的行政手续有助前线同事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例如过往需要花上一、两小时的签署手续,在经过数码转型后可大幅缩短至半小时,不仅增加了工作效率,还提升了客户满意度,达致客户、员工及公司三赢。「还有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给给予客户更多的选择,他们既可以选择简便的一站式数码服务,亦可以选择实体的个人化咨询服务,这是消费者应有的权利。」他补充道。

然而,实施重大改革总会遇到不少挑战。林智刚坦言,在推动数码转型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人」。无论是员工抑或客户,都必须具备相关的数码知识和技能才可以适应新趋势,因此为员工提供合适的培训及积极推动客户教育至关重要,他说:「人才是数码转型的成功关键之一。我们必须吸纳并培训相关人才,带动思维及行为上的转变(mindset and behavioural change),方能事半功倍。」他举例,以前在客户服务中心工作的同事或许只需要应对客户的电话查询,但现在还需要学习网上即时通讯及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等知识和技巧,才能应付工作上的要求。

林智刚强调,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也是管理层在推动数码转型时必须关注的重要一环,当中涉及数据完整性(data integrity)、网络安全(cybersecurity)等复杂议题,要好好管理这些新增的风险并不容易,他续说:「相对于由数码转型而引致的财务风险(financial risk),我比较重视声誉风险(reputational risk),因为声誉是无价的,声誉损失可为公司带来严重破坏。」

虽然在数码转型的旅途上并非一帆风顺,但林智刚依然保持乐观,他认为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就以近年兴起的开放应用程式界面(Open API)为例,保诚就是以此崭新科技与一电子支付平台连系,成功令旅游保险的销售额倍升,大大加速公司的业务增长,还可以掌握到相关的大数据,让公司进一步针对客户所需去提供更加贴心的产品和服务,印证了数码转型能为企业带来新机遇。

统筹:香港中文大学EMBA课程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