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达人 - 创新技术监察树木健康 保障大众安全|教学「无间」


早前一棵逾十米高大树在何文田塌下及压中校巴,当时正值早上繁忙时间,犹幸没造成伤亡。事件唤起社会对树木安全的关注。专业人士指倒塌的大树根部萎缩及腐烂,疑受真菌感染,不过其外观健康,树叶仍呈绿色,难以目测判断,需要利用机器及专业技术等进行深入检测,方可以找出问题根源。
根据立法会数字,过去三年因树木倒塌而出现一宗死亡个案,并发生五十八宗受伤事故。因树木倒塌而阻碍交通的个案由二○一九年的三十五宗,增加至二○二一年的一百零九宗;而导致压毁车辆、建筑物或其他个案,亦由二○一九年的八十一宗,增至二○二一年的一百三十七宗。

     香港位处亚热带天气潮湿炎热,令树木易受真菌感染,其中褐根病是最常见的树病,它致病性强、传染速度快,可迅速令树木健康情况恶化,因此有「树木癌症」之称。传统检测褐根病方式,除了目视评估外,普遍利用树木细菌分离纯化法,过程耗时长达四星期,而且需大量专业人手确保各检测程序达到要求,因此难以广泛应用。

THEi高科院早前接受政府委托发掘更灵活和便捷的检测方式,发现恒温环状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简称LAMP)较应用性较强,因为只需由具备份子生物知识的实验室人员,抽取树根或细菌样本放入指定的容器及试剂中,准确率可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而每次检测平均只需四、五天,比起传统方法省时,有助提升检测效率。

笔者期望当局、教育及研究机构合作,培育具专业知识的树木管理人员,发掘创新方法及技术,让检测普及化及定期化,保障树木健康,确保大众安全。
教达人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