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童年——身教

  网络疯传一片段,讲述一位妈妈带女儿坐的士,疑因怀疑司机兜路,跟司机发生口角,妈妈一句「我是斯文人,我住跑马地㗎!」被网民狠批态度嚣张看低人,做了很坏的身教。
  相信妈妈是因为赶时间心情烦躁而出言不逊,不过用地区去区分人的品格修养,确实不妥,亦已暴露了自己的修养。我接触的人当中,愈富有愈叻的反而愈低调谦逊,从不标签别人,亦不易动怒跟人争执,因为他们会先处理好情绪才处理事情。
  做了父母,更明白控制情绪及慎言的重要。看到身边很多例子,因为父母不懂控制情绪或口不择言,最终破坏了亲子情,伤了孩子心。
  朋友老公是急性子,很容易动怒,任何事不顺眼或不称心会出言批评,很易跟人起争执,朋友对这见怪不怪。他对儿子要求甚高,无奈儿子是慢性子,以致经常出现儿子被喝骂的场面,在亲戚朋友面前也不避嫌。初时儿子会还击,结果是挨巴掌,慢慢就不出声,变得很沉默,但朋友却发现转头他把爸爸的一套施于妺妺身上。朋友大感不妙,尝试跟儿子倾谈,儿子只管聆听没有回应,情况也没改善,兄妺情当然也变得不好。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孩子也是父母的一面镜,言传身教是一门高深的终身学问,大家都是从磕磕绊绊边学边做边改的过程中走来,血泪交融,却又马虎不得。不过只要抚心自问:初心是甚么?那么一切的坚持忍耐就值了。
Oh!爸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