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由家开始——躺平

  「躺平」是时尚的网络词汇,泛指年轻人因社会阶层流动性不足,对现实失望,衍生出与其跟社会期望坚持奋斗,不如选择「躺平」,无欲无求。躺平是好是坏呢?教育局局长杨润雄谓,「躺平主义」令人忧虑,形容这种消极人生心态,容易令人萎靡不振,长远窒碍社会进步。但亦有人认为,躺平是对抗资本主义社会剥削劳动阶层的消极反抗。「站不起来,又不愿跪着,那就索性躺平」,采取「不买房、不买车、不结婚、不生娃、不消费」的生活模式。
  香港上一代认为,勤劳加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身边有些中年人发现,就算进大企业,自己只是一粒螺丝钉,随时被替换,还在收入和工时上被压榨,太不值得。人生苦短,健康最重要,不如提早离场休息。年轻人更觉艰难,看不到向上流动机会,前景黯淡。
  「躺平」文化非中国独有。日本经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经济泡沫爆后,进入长时间经济停滞,出现自我封闭「蛰居族」,逐渐形成了「低欲望社会」。人口减少、超高龄化、失去上进心和欲望的年轻人愈来愈多。
   过去港人以勤奋、拼搏见称,香港仔大多信奉「资本主义,但世事会物极必反。近年贫富悬殊、房屋问题、工作压力、精神健康问题等愈来愈严重。当大家发现,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改善生活质素,「做到只牛咁」只能供一间百呎斗室,且终身做「楼奴」,就有利躺平文化。
www.facebook.com/smilecheung2020
张笑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