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由家开始——自强不息的残奥选手

  因为有香港电台直播,大众有机会欣赏东京残疾人奥运会。残奥吸引,因它带给我们生命启发。
  其中一幕是男子一百米背泳最严重残障的S1级别,来自白罗斯的 Aliaksei Talai,以四分一秒二三包尾。但当他完成赛事时,游泳馆全场响起掌声。原来他是能发力游泳肢体部份最少的选手之一,仅靠半只左手和腹部卷动完成比赛。其他选手较多是先天因素导致残障,他却在十六岁时在家附近的森林,误踏二战时期炸弹,因而失去双脚、右手,以及左前臂。Aliaksei过去受访曾指,他的四名子女和妻子一直相信和支持他,是他的动力泉源。
  另一幕是男子TT6级单打乒乓球,一名选手用脚趾夹起乒乓球发球,用口咬着球拍击球。他是埃及选手哈马度(Ibrahim Hamadtou),有「不可能先生」(Mr. Impossible) 称号。他十岁时因一场火车意外失去双手,因不甘被儿时玩伴嘲笑,于是苦练乒乓球,最后以四十八岁之龄成功出战。赛前他鼓励其他埃及及非洲球员「没有甚么是不可能的」。他认为「残障不在于四肢,而是在于不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最后他直落三局,败给韩国选手。
  残奥展现了人类生存、奋发的欲望。当我们看到一位以口持乒乓球拍的无手运动员怎样发球和败北,只有一手上半臂的泳手以最慢时间完成赛事,便获得震憾的启发。生命中纵有非比寻常的限制,只要对生命仍然热爱,便能并发排除万难的生命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www.facebook.com/smilecheung2020
张笑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