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由家开始——看不见的虐儿

  三年前五岁女童被虐致死案,亲父及继母被裁定谋杀罪成,女童最终寻寃得雪。由于案件涉及两名在学小童(女童及兄长)遭家长虐待,校方是否有疏忽亦一度令人关注。其后社署与警方检讨处理怀疑虐儿案件的程序,加强通报,并于幼稚园增设社工服务,算是行前一步。
  过往虐儿个案多数因为体罚的伤口曝光,才被揭发。然而,有些没有表面伤痕的虐儿行为,难被察觉,甚至旁人知道也不以为意,我所指的是「精神虐待」。
  有别于身体虐待、性侵犯、疏忽照顾等,精神虐待也属于虐儿,但伤口往往是看不见的。精神虐待是指损害儿童情绪或智力发展的重复行为及态度。例如唾弃、恐吓、孤立、剥削/利诱、漠视儿童的情绪需要,向儿童传递他/她是一无是处、有缺点、没有人要或没有人爱的讯息。这些行为会令儿童的行为、认知、情感或生理功能受到即时或长远损害。
  精神虐待可以源于家长,亦可以是儿童托管人、亲戚、老师等、兴趣班导师等。面对儿童的纪律、功课、情绪等问题,他们错误地以为这是有效的管教方法。其中较常见是照顾者缺乏适当支援或辅导,使用不当方法管教有特别需要的儿童,例如过度活跃、专注力不足、自闭症、学习障碍、弱能、行为、情绪问题等,促成虐儿。还有,照顾者在处理自身生活问题感到无助也是虐儿原因之一,例如遇到婚姻、工作、经济、人际关系、精神情绪等问题,却把沮丧和怨愤发泄到儿童身上。
  虽然虐儿成因十分复杂,但总不能把它合理化。
www.facebook.com/smilecheung2020
张笑容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