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识满天下——生意就是破旧立新

  人的一生总会遇到贵人,崔永昌(Sammy)生命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在关键时刻推他一把,助他踏上平步青云的事业里程。对方可能出于无心,但他却铭感于心,终身难忘。
  第一个最感念的,是他就读的荃湾圣芳济中学校长张少坡修士(一九三二至二○一七)。Sammy是校内活跃份子,策划很多学生活动,一年一度的歌唱比赛办得有声有色,邀请名人、歌手出席,同学们踊跃参加。一九八四年Sammy读中六,担任歌唱比赛筹委会主席,他在计划书中提出一个打破常规的建议,一改过去初级组、高级组各自作赛的方式,集合全校学生一同参与,比赛场地由礼堂搬到足球场,以容纳全校八百多名学生,目的在扩大活动声势并加强全校师生的凝聚力。
  这个建议似乎没有得到师长认同,现场秩序的考虑、户外场地设施和天气等顾虑,很多因素不想打破传统,就在面临否决的当儿,一直沉默的校长一锤定音:「放手让他一试吧。」这一试,破旧立新,开启了大型活动集中在户外操场的先例,从此成为常规。这一试,给Sammy人生第一个机会,试验了他的能力,他的视野和他的自信,让他在中七毕业的阶段,已经具备闯世界的概念和信心。 
  Sammy说,做生意不外乎「破旧立新」,有新主意就有生意。任职星岛时,集团收购了《东周刊》,这时的《东周刊》正跌落谷底,怎样起死回生?他的办法是在机场书店破例以半价出售优惠旅客,吸引经常出差旅游、消费力高的读者群,从而吸纳奢侈品的广告客户。另外,三大油站十五元买《东周》的宣传,罕有地刊登在同一个广告页面上。如是者机场配合油站策略销售量攀升了三万本。他以逆思维推倒重来的手法,挽救了市场。
  现时他对公司的年轻员工,同样抱持「让他一试」的开放胸襟。他说:「给人机会,就是给自己机会。年轻人有新概念,要放手让他自己发挥;有成绩,应得合理报酬,人才是公司资产,不能让员工吃亏。」在他初入行的时候,曾经有深刻体验,员工吃了亏,人才留不住。他信任年轻人的创新思维,像机场新开的零售店,他把整个项目放心交给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他相信年轻人是明日之星,每个部门至少有一颗发亮的星星,他每天都在look for star。
  错过一次入大学的机会,二○一二年他下定决心报读中大EMBA硕士课程。面试时陈志辉教授取录了他,给予他入生第二个机会,时至今日,他依然无限感恩。「若问人生的回报,有机会读EMBA是我最大的回报。」
  课程要他抛开过去的认知重新学习,从unlearn到relearn,他得到完整的思维逻辑和分析能力。自认对数字不敏感的Sammy,任职《壹周刊》时,上司曾赠予一部天书Internal Audit(内部审计),此书一直带在身边不离左右,最终使他成为最擅于管理数字的人。
  读中大时他已是时富金融集团CEO及执行董事,财务策划必须十分谨慎,课程中研究定量分析的科目「Quantitative Methods」对他最具启发性——在特定环境中,运用多少资源,可以制订多少个可行性财务策划,而最后决定采用那一个?—这门功课,圆满了过去三十年打下的事业根基,大大加强他创业的信心。
  二○一四年毕业随即创业,收购BioEM品牌,发展消毒产品生意,为客户提供智能健康管理策略。二○二○年因应疫情下的市场需求,推出CleanTech智能消毒通道;同时成为人工智能独角兽「商汤科技」首家香港分销商。
  破旧立新是Sammy始终如一的理念,投入创科产品是看准全球大环境的转变,他认为人工智能是二○二○年以后的大趋势,传统行业藉人工智能得以提升产品质素,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生活产品大变身,消费模式智能化,人的情绪、行为都可以智能管理,未来智能医院、智能监狱的出现近在咫尺。
  他累积丰富的经验,学习全面的知识,以成熟的技巧和心态开创自己的事业,几年之间稳步上扬,看似一帆风顺,实则困难有多少呢?他忠告年轻人:创业必备两个先决条件,一是面对困难的勇气,二是解决困难的决心;如果没有上述条件,就不要空想了。困难几时都有,唯一办法是:面对它、解决它。(下)撰文:予倩
(更正声明:上周内容提及的「中南钟表」董事总经理为庄学山先生。)
本栏由中大EMBA课程专访成功机构,冀读者能从中借鉴其成功理念及心得。
陈志辉教授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