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拥抱「人工智能+」 让创科乘势腾飞 | 社论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制订第15个「五年规划」(2026—2030年)的建议,指「十五五」时期要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在这大背景下,香港特区必须紧跟国家政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追上发展创科与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列车。

  中国主张「AI+」,其核心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全面深度融合,赋能千行百业,培育新质生产力,最终实现智能化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这个战略设定了清晰的阶段性目标:到2027年,人工智能与六大重点领域实现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过70%。

  到2030年,人工智能将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相关应用普及率超过90%;到2035年,国家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发展新阶段。

  香港方面,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全球第15位,显示本地创科生态正逐步形成良性发展的基础。截至去年年底,本地初创企业数量已达4700间,较前一年增长10%。特区政府已推出一系列重要措施,包括「创科加速器先导计划」、「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等。这些措施为初创企业提供资源及系统化扶植,加速创科成果商品化,助力初创企业茁壮成长。

  随着国家提速发展 AI,新兴创科行业势将涌现。香港特区各政策局必须拆墙松绑,推出灵活监管,作快速应变,以免错失人工智能发展的黄金机遇。同时,要加强宣传并推动各界做好准备,以加强应用人工智能。

  从全球趋势看,由明年起,AI将从「高科技」转变为「生活底色」,无声融入日常。年轻一代将视人机互动为常态,而非惊奇。香港各界需尽早认识到,AI不再只是屏幕后的数字工具,而是逐步成为现实生活的参与者。政府应通过各种渠道向公众展示AI技术的应用场景和价值,消除公众对新技术的疑虑与恐惧。

  香港可以结合自身优势,选择几个重点领域作出突破,例如医疗领域是人工智能应用前景广阔的方向之一,香港在医疗科技方面一向处于世界前列位置,将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同时,AI代理也是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到2026年,AI代理有望真正走向成熟。它们能主动处理日常事务,比如采购日用品、规划旅行路线,甚至联动智能家居,帮助打理家务。在工作场景中,AI将不再只是辅助工具,而能协调并推进复杂的项目。

  未来10年是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普及的关键期,正如全球趋势所示,AI将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香港若能乘此东风,不仅能巩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地位,更将为国家发展大局贡献独特力量。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