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官民同心大灭蚊 抵御基孔肯雅热 | 社论

  钻石山凤德邨录得首宗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一名80多岁长者近期没有外游纪录下确诊,显示这种由蚊媒传播的疾病或在社区悄然扎根。事件敲响了警钟,本港正面临蚊媒传染病由输入转向本土化的高风险。参考今年八月以来的46宗输入个案,病毒早已兵临城下,如今突破缺口,政府必须以最高规格应对,发动全民力量,多管齐下,务求将病毒传播链遏止于萌芽阶段,避免重蹈其他地区因蚊媒疾病爆发而影响公共健康与经济活动的覆辙。

  面对病疫威胁,政府展现决断力,立即启动高层次跨部门协作机制,由环境及生态局牵头,联同食环署、卫生署、房屋署及康文署等,推动灭蚊防治行动,并以「速、准、狠」为原则,先针对钻石山地区,而行动不止仅停留于传统的喷洒蚊油与清理积水,必要时引入创新科技。当局应紧急评估并购置如灭蚊机械人等先进工具,实施精准打击。同时,灭蚊范围须迅速由点至面,由钻石山扩展至全港十八区,展开地毯式排查与清理,绝不能让病媒蚊有丝毫扩散之机。

跨部门统筹 全力围剿病媒蚊

  蚊虫滋生,不分公私营界。要有效控制疫情,必须官民同心。政府应主动发起并协调各私人物业管理公司、业主立案法团及商场管理处,在其辖下屋苑、楼宇及公共空间同步展开灭蚊工作。重点在于彻底清理积水,包括花盆底盘、冷气机底盘、闲置轮胎及渠道等容易被忽略的地方,并定期喷洒长效灭蚊剂。社区是防疫的最前线,唯有每个处所、每个家庭都成为灭蚊伙伴,才能筑起坚不可摧的防蚊墙。

动员民间力量 清除滋生温床

  防治传染病,公众意识至关重要。卫生防护中心需立即加强公众教育,透过多元媒体渠道,清晰说明基孔肯雅热的病征,如突然发高烧、关节剧痛、皮疹等。必须强调「无论病征轻重,均应立即求诊」的重要性。此举不但是为患者自身健康,更是为了公共卫生。患者若被病媒蚊叮咬,病毒将透过蚊虫传给他人,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主动就诊及时通报,是切断传播链的关键一环。医疗系统前线人员也需提高警觉,对疑似病例进行快速检测与通报。

  政府亦要超前部署,为可能出现的疫情升级做好准备。应立即检视现行灭蚊资源与人手是否充足,并制订应变方案。若本地病例持续增加,应有机制迅速提升灭蚊行动的规模与频率,并在特定区域实施更严格的环境管理。医疗系统方面,需确保有足够的诊断能力、隔离设施及治疗方案,避免一旦病例增多,对公营医疗系统造成沉重压力。一个周全的应对方案,不仅能保障市民健康,更能维持社会稳定,避免因疫情恐慌对经济活动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