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简约公屋施工乱象 安全责任不容妥协 | 社论
近日3个简约公屋项目爆出施工丑闻,工人擅自剪短螺丝、扩大接孔,或影响结构安全,需耗时4至5个月拆件重组。事件不仅曝露工程监管出现严重漏洞,更敲响公共工程安全的警钟,当局必须彻查根源、追究责任,并完善制度防范未来。
首先,必须质疑承建商为何对前线施工失去有效监管。剪短螺丝、扩大接孔这类明显违反工程准则的行为,竟能悄然为之,反映前线工人缺乏专业纪律,遇到施工困难时未按程序请示主管,反而任意妄为。这种漠视安全文化的滋生,是否源于承建商管理松懈、监督机制失灵。
其次,结构工程师的专业把关角色备受质疑。作为负责结构安全的关键专业人员,理应主动巡查施工是否符合设计规范与组件供应商指引。然而事件中工人擅自改变工法却未被及时发现,令人质疑结构工程师是否过于被动、疏于履职。
对此,我们支持建筑署成立独立调查小组,深入检视承建商对工人的培训、施工指引及现场监督机制是否完善。调查范围应包括结构工程师有否善尽职责,必要时,须依法追究。同时,政府应全面检查所有同类组装工程,防范类似问题蔓延。
社会有声音建议,现行建筑规例对日渐普及的组装合成法未必能全面涵盖。当局应探讨针对组装工程制订专项法规,明确要求施工必须严格遵循组件供应商技术指引,并加强独立第三方检查,从制度上杜绝工人「走捷径」的空间。
「安全无小事」不应只是口号。简约公屋本为解决民生困苦,若因施工疏失酿成风险,将严重打击公众信心。政府与业界必须以此为鉴,重建严谨的工程文化,让市民安居有所托付。
辛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