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减税难解少子化 生活成本属重担 | 社论

  「风之后」李丽珊在广告中说过︰「养大一个BB要400万」,简单口号,却成为港人生育预算的指标之一。在少子化的大环境下,据悉政府有意在新一份《施政报告》中延长给新生子女的额外免税额至出生后首两年,即每年可享26万元的子女免税额。现时大多已开发地区的总生育率,都低于替代人口所需的2.1人,本港也不例外。

  少子化社会,涉及婚姻观念,以及注重个人自由的价值观转变,但沉重经济负担是不想生儿育女的主因之一。本港生活成本高昂,有统计指在港生活每月开支,是邻近深圳的2.4倍,位列亚洲第2,仅次于新加坡。许多年轻人不婚或晚婚,原因之一是未能解决住房需求,对未来不确定自然会延迟生育,加上现今社会竞争风气激烈,教育相关开支不断攀升,预计须靠「双薪」才能维持生活,却未必有托儿支援等,都会使新婚人士犹豫却步。

  生育率低迷定会加重人口老化,以及随之的公共财政压力,政府有意从免税额着手,提供财政诱因,算是短期刺激,但经济结构问题,有需要压低整体生活成本,从住屋、教育、医疗,以至饮食等方面的开支,减轻生活的担子,这需要政府全面的政策配套。惟有当生小孩不再让人联想到400万的投入,年轻人才会更愿意经营未来。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