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讲情|突破创新 融合发展 李圣泼实业报国 贡献社会

「期盼学校为深港两地学生交流、香港青年内地任教就业提供平台,为粤港澳青年加强直接交流创造条件。」热心服务社会的青年企业家李圣泼,一直深明青年就是国家的希望与未来,所以他多年来积极投入社会服务,开创性地推动培侨书院落地深圳,又多次组织、赞助香港青年到内地交流以及实习;李圣泼相信,要让香港青年更好地融合大湾区建设,最佳方法,就是帮助他们到大湾地内地城市看一看、走一走,令他们亲身感受到国家的繁荣富强。

李圣泼父亲李贤义先生是典型的爱国商人,家族的信义集团早在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就在内地投资、设厂,现时已是全球玻璃制造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领军企业;李圣泼表示,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设厂,并切实做好「双碳」以及防疫抗疫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李圣泼深受父亲李贤义的爱国精神所感染,一直抱着「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初心服务社会,在访问期间,每当谈论到他推动过的社会服务时,他脸上总流露出欣慰之情。

事实上,李圣泼在努力经营事业的同时,亦一直竭尽所能服务社会,除担任了多年省、市政协为两地融合建言献策,亦在不同方面贡献社会,例如多次组织、赞助香港青年到内地交流及实习,亦非常关心老人、新移民以至少数族裔等弱势社群,贯彻其「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宗旨;在香港疫情期间,他更率先捐赠防疫物资,全力支援不同的社会组织以及基层市民。

坚毅性格 克服重重挑战
李圣泼2000年在香港科技大学毕业,取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主修财务学及经济学。毕业后,李圣泼没有即时加入家族企业,而是先自行创业,累积了一定工作、营商经验后,才加入家族企业工作。谈及到自己过去时,原来李圣泼年纪小小,就开始展现出努力、坚毅的性格,他回忆自己13岁时从内地移居香港,在内地尚未完成中一课程,申请香港中学时却指因两地教育的差异,被要求留班读小五;但李圣泼对自己充满信心,认为只要努力,一定可以追赶到英语程度的差距,于是情愿找一间地点比较远,但能够让他重读中一的学校。凭着坚毅不屈的性格,李圣泼由只懂得几个简单英文单字,短短一个学期,已追到同班同学的程度,成绩突飞猛进,并考获全班第一。 

李圣泼表示,当年父母在内地创业,自己与弟妹交由祖母照顾,「当年香港的教育制度比内地完善,升学的出路亦较宽阔,所以纵使与父母分隔两地,家人仍选择我们留港读书,正正因为自己的经历,让我非常明白跨境学童的境况,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提出『要充分运用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吸引更多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就业、生活,促进粤港澳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增强对祖国的向心力』,给我很大启示和信心,决心要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两地教育融合作出贡献。」

迅速筹办培侨信义学校 创深港合作成功典范
李圣泼深明,青年就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而自己享受到社会稳定、发展的成果,亦有责任为社会作出贡献,尤其是要帮扶弱势、培育青年,鉴于李圣泼在香港成长、读书的经历,让他深刻地了解到两地就学的苦处,加上新冠疫情,于是李圣泼家族企业联同香港培侨书院决意开办「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培侨信义学校),项目签约、建设、筹办及开学,仅用了六个多月时间,李圣泼形容是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项目获香港中联办、香港特区政府以及深圳市政府全力协助,才能在短短时间内,建成新簇的校舍。」

去年2月10日,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香港中联办副主任何靖、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等亲临见证项目签约暨启动仪式,到去年7月校舍正式落成,9月开始招生;9月6日又在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时任中联办谭铁牛副主任和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等深港两地领导见证下举行开学典礼,奇迹般地创造了深港合作的又一成功典范。

为粤港澳青年交流创造条件
培侨信义学校是一所香港特色的国际化学校,涵盖小学至高中的12年制学校,李圣泼坦言,「学校是深港直接教育融合的第一所示范性学校,落实『一校两制』,采取双轨制、小班化教育模式,便利在内地港生,接受原汁原味的优质香港课程教育,亦为内地学生提供高质素的教育选择。」李圣泼又表示,学校收生情况比预期理想,现时情况大约是「十个拣一个」,足见学校受到在内地居住或工作的港人家长欢迎,「我们希望学校为深港两地学生交流、香港青年在内地任教就业提供平台,为粤港澳青年加强直接交流创造条件。」

以父亲为学习对象
李圣泼无论是人生观还是生意观,都深受父亲影响,「身教重于言教」,每次放假回到内地,见到父亲辛勤工作,不经意成为他的学习对象,「父亲没有什么特别嗜好,只专注为自己的生意拼搏,将一间小型公司发展成上市公司,成功无侥幸,从他身上看到勤奋及做生意『诚信』的重要性,有『诚信』才能与生意伙伴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做到同步发展步伐。」李圣泼为人乐善好施,也是受到父亲薰陶,「当你有能力便要尽力去帮助他人。

回想起大学生活,李圣泼直言那段学习生涯让他留下美好回忆,遇到好的老师,又认识到一班好同学;为了回馈母校香港科技大学的培育,李圣泼捐资予「科大校友基金」,并以其父亲李贤义之名命名本科生宿舍第一座,「当年入住的宿舍就是捐资命名的『李贤义楼』。」其捐资用以资助科大各类学生活动和计划,他亦自2020年起出任科大顾问委员会委员。

推出首个「过渡性社会房屋」项目
2018年至2019年,李圣泼出任了九龙乐善堂主席,任内不断推出创新举措,例如为年轻人举办粤港澳大湾区交流活动、赞助乐善堂辖属学校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举办首届关怀弱势社区全港创新科技设计比赛等,他自资为乐善堂辖下的中小学天台添置太阳能光伏板,除了启发学生对环保及新能源的关注,同时「卖电」给电力公司,再将所得收入全拨作学校的STEAM教育奖学金,鼓励学生发奋学习。

李圣泼担任九龙乐善堂主席任内,更带领乐善堂推出全港首个过渡性社会房屋「乐屋」,并启动首个校舍改建过渡性社会房屋,希望善用社会资源,协助基层市民解决住房问题。李圣泼分享了一个故事,他曾经探访住在「过渡性社会房屋」的两子单亲妈妈,三母子原居住于80平方呎的分租「斗室」,不时被同屋邻居欺负,「她的幼子不时哭闹,为免再有争执,放学便接两儿子到体育馆做功课,生活的压力,令她一度想轻生;后来,她获批入住乐善堂的社会房屋,单位有一房一厅,独立厕厨,生活环境大大改善,人也变得乐观,「有人曾质疑我们花钱改建,但只住一两年,是否值得。从这些个案可以看到改善居住环境是刻不容缓,过渡性社会房屋正扮演着重要角色,乐善堂会继续发展社会房屋,并以有子女及长者的家庭,为优先入住对象。」

值得一提的是,热心服务社区的李圣泼也是北区防火委员会主席,之前为了协助楼龄较旧的楼宇加强消防安全设备,他就率先出资赞助消防处购买8000个独立火警侦测器,供消防处在多区分发予有需要大厦及居民使用,更亲身探访「三无」大厦,向居民赠送独立火警侦测器。当被问到为何连「防火」都与他有关时,李圣泼笑言「帮人不必区分范畴吧」。

对本港经济前景 充满信心
行政长官李家超早前发表施政报告,宣布成立「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无独有偶,李圣泼早于2008年就提出建立「粤港产业基金」,以产业基金投资带动资本与产业互动良性发展,「当年公开提出设立产业基金,乃出于香港市场自由开放,既有世界公认监管机制,背后又有国家庞大的经济体系支撑,绝对是理想的投资热点,只要加以引导资金、有序投资,既可解决缺乏发展资金公司的困境,又可以透过策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发展。」

李圣泼认为,近年国家高度重视创新科技,一河之隔的深圳有不少具规模的创科公司,但香港不用妄自菲薄,因为香港本身有着独特优势,有多间世界知名大学,不乏科研人才;再者,香港具备吸引国际人才的条件,然而产业要发展或转型,不能单打独斗,若与深圳好好联手,双剑合璧,未来一定大放光彩,傲视全球。

对于未来香港的经济发展,李圣泼坦言在疫情下,香港经济受到很大挑战,现时香港对外的交通已逐渐恢复,来往内地暂时未算很畅通,社会都期盼尽快通关,带动经济,不过这只是时间问题,我们要有信心。被问到「一国两制」与香港发展的关系时,李圣泼直言「一国两制」是最好制度,中央对「一国两制」的坚持不会变、不会动摇,这正正能够保留香港的重要独特地位,亦充分显示国家对香港经济的支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有利增强本地和海内外投资者在港营商的信心,所以我对未来香港经济十分乐观。」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座右铭
熟悉两地社情的李圣泼,对于两地融合以及文化,有非常深刻的体会,亦有着一番慨叹,认为现时仍有港人对内地有所误解,「有部分香港人对内地存在偏见,仍停留在以前落后的印象,但我们的国家是世界奇迹,是全球脱贫、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所以大家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内地,认识我们不断发展的国家。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是李圣泼的做人座右铭,「对自己要求高才会有进步,遇到挫折就将责任推到是社会环境的错,就永远不会进步,只会不断抱怨,人亦会变得负面;客观条件改变不到,只能够改变自己,更加要努力做好。」作为父亲,他教导子女要有一颗谦卑的心,「人人生而平等,必须学会尊重他人,自己拥有优越条件,就要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不要辜负上天对你的眷顾,更要明白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

 

李圣泼小档案
香港科技大学工商管理学士(财务学及经济学)
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香港科技大学荣誉院士

香港社会职务
1.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委员会委员 
2.香港工商总会会长
3.九龙乐善堂主席(2018-2019) 
4.北区防火委员会主席
5.香港消防及救护青年团总监
6.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副主席、永远名誉主席
7.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荣誉主席
8.香港深圳社团总会常务副主席 
9.香港再出发大联盟共同发起人 
10.香港科技大学顾问委员会委员 
11.浸会大学咨议会荣誉委员 
12.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常务会董

 

内地社会职务
1.广东省政协常委
2.深圳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副主任、委员
(第四、五、六届)
3.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副理事长
4.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副理事长
5.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
6.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第九、十、十一届) 
7.深圳市企业联合会荣誉会长 
8.深圳市规划委员会委员 
9.2018年度中国公益人物 
10.深圳市十大杰出青年

 




李圣泼关心香港青年,重视创科发展,主动捐资学校提供更优质的STEAM教育。
李圣泼关心香港青年,重视创科发展,主动捐资学校提供更优质的STEAM教育。
李圣泼在香港成长、读书。
李圣泼在香港成长、读书。
香港疫情最严峻时,李圣泼率先捐赠物资予不同组织及基层家庭,以解燃眉之急。
香港疫情最严峻时,李圣泼率先捐赠物资予不同组织及基层家庭,以解燃眉之急。
李圣泼多次组织、赞助香港青年到内地交流及实习,融入大湾区建设。
李圣泼多次组织、赞助香港青年到内地交流及实习,融入大湾区建设。
培侨信义学校为两地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教育。
培侨信义学校为两地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优质教育。
培侨信义学校由签约、建设、筹办及开学,仅用了六个多月时间,创造奇迹。
培侨信义学校由签约、建设、筹办及开学,仅用了六个多月时间,创造奇迹。
李圣泼回馈母校科大,以父亲名义捐资命名本科生宿舍。
李圣泼回馈母校科大,以父亲名义捐资命名本科生宿舍。
九龙乐善堂在九龙城推出全港首个过渡性社会房屋「乐屋」。
九龙乐善堂在九龙城推出全港首个过渡性社会房屋「乐屋」。
李圣泼不时接受传媒访问及撰文,为两地建设提出可行建议。
李圣泼不时接受传媒访问及撰文,为两地建设提出可行建议。
李圣泼获委任为消防及救护青年团名誉总监。
李圣泼获委任为消防及救护青年团名誉总监。
李圣泼家族企业为玻璃制造业以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的领军企业。
李圣泼家族企业为玻璃制造业以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的领军企业。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