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留家办公 等审批如坐针毡
政府的限聚令春节维持,饮食、美容业叫苦连天,唯有寄望在节后能够放松。在勒紧经营之余,政府的部分康乐场地今个星期陆续松绑,反映当局在观察疫情发展时,开始调整策略,在检测上加大力度,在社交上则稍为松手。
出牌前突生变
过去,政府单方独步控疫,令到市民生活大受影响,而且企业经营困难,初时以为限聚措施只是短暂实施,细化工作做得不够,譬如说公务员在家工作引的审批拖延,说起来案例就不仅限于个别事件。
有议员说起,早前就收过求助,有行业的会所因为进行装修,须要申请不同的牌照和手续。由于会所本身有足够资源,已经找了有头有脸的承办商负责,没想到临到出牌前,相关的规例修改,程序要重新调整,于是又要多跑一个衙门。
跑衙门本来已经够烦,最弊是资料送到官府后静如深海,粒声都无,后来追查之下,答案是负责人留家工作,未能拿到需要的资料。申请人一听如此,要求送资料上门加快程序,得到的答案是对不起,官员住处是私隐,不能披露,请耐心等候。
出粮月花百万
经营者做完装修等开门,员工期间照出薪金,一个月要几百万元。现在虽然有限聚,若然能开门做生意,至少可以帮补一下,但因为等高官上班,只能干着急,不知文件在衙门「塞车」塞到甚么时候,负责人望天打卦,如坐针毡。
会所负责人无计可施,最后只能联络议员,希望能获得关注,代为陈情。议员接到个案,心中已经有底,后来联络相关的政策局,终于成功过关,事后自然千多谢、万多谢。
对于这种情况,商界坦言香港政府讲求制度,多年来建立了清晰程序,加上公务员整体廉洁,成为本地的竞争优势。不过,随毗邻地区如新加坡不断简化程序和提高效率,香港在体制上的优势已经收窄。在控疫期间的突发处理,更加有值得检讨的地方。
争复苏早准备
公务员在家上班的效率,是本地经济面对挑战下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未来香港要从疫后争取复苏,怎样能够做到机动有弹性,已经是摆在议程上要及早做好预案的工作之一。
齐秀峰
架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