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安排有优化空间

在内地检测机构协助下,香港将可以有全民自愿检测。不过,检测未开波,已有医疗专家先做期望控制,认为香港效果不会一如内地成功,网上又有不少流言,作出这样或那样的质疑,为甚么在内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到香港会这样呢?

内地以大量甚至全民检测防控疫情,有不同的成功例子,以北京水产市场的个案,毋须一个月就基本清零。香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做不到大量检测,现在由中央协助出手,为何专家预言会大打折扣呢?据专家的解释,是本地其他政策不同,譬如内地可以在全民检测之余,施行严厉的社区隔离,这些说法都是可以公开解释,而且合情合理的分析。

深唾验毒三成失准

除了这些已知的解释,还有一些不想直接提出或讨论的执行安排,应该都有关系。早前,中大作出一个调查,指本地检测有逾三成呈现假阴性,即是测完显示无病毒,最后却发觉中了招。须知任何检测都不会保证百分百准确,因为这也是抽样,若然抽样是病情属早段,含毒量不高,就有可能失准。只是,超过三成假阴性,准确度似乎就有问题。

有医疗专家说,香港采用搜集深喉唾液样本是个简单而尚算有效的方法,但用这个方法要病人自行取样方法正确,譬如要一早起床不要洗漱就采样,采样时要咳出三次,咯出深喉内的口水,样本才算可靠,但本港做的检测,有多少跟足要求呢?

过去香港做的检测,已经是相对高危的族群,譬如有不少人中招的公屋屋邨。像这样的检测,都是留下唾液樽让市民自己去做,有多少人详细了解方法?有多少人明白程序呢?

这次内地检测机构协助香港,采用棉花棒撩鼻咽的做法,本来这是较准确但难度较高的方法,但初步说法又是要市民自己来做。这个安排当然是与人手有关,有人会问,当局是不是可以加大动员,就算不能做到专人取样,至少在派发收集瓶时讲解功夫做得好一点呢?

自愿免费检测是好事

香港防疫的工作,坦白说有很多环节都令公众「搲脑袋」,譬如有人中招确诊,几天都不能入院。有人中招出院,院方又会任由他立即出街饮茶,究竟有没有想过复阳的问题呢?有些个案是中招的市民留在家,于是家人急急租酒店住,但如果家人已经中了招,会不会又变成播毒呢?有人因此会问相关安排是否应紧却松呢?

香港的感染个案由百多个慢慢减到几十个,控疫成绩不能说没有,但如果走到街上,见到市民都很自律,人人戴口罩,见有人不戴都会出声提醒,自觉防疫的意识已是很高,只是像检测这些安排,一般人未必了解,看来当局不应简单想内地做到香港社会未必做到,而是就各项安排研究有没有办法再优化。

本地靠减少社交距离控疫,很多中小商户付出了难以负担的代价。现在政府能够提供自愿全民检测,对天天在前线工作的人员如司机、饮食业可以免去昂贵的费用下增加防御,应该是件好事,只是就算人家愿意帮手,香港都应该尽量做好,加快控疫时间,让大家生活受到的干扰尽早减至最低。

齐秀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