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严控聚集又如何可以如期选举?
香港疫情严峻,昨日(七月二十七日)公布新增一百四十五宗新型冠状病毒确诊者,当中三宗输入,其余一百四十二宗为本地个案,当中五十九宗源头不明。源头不明个案仍多,显示病毒仍然在社区扩散,无法追踪。
由于每日有百多宗新增个案,但医院的负压病床非常紧张,有确诊病人等候多日未能入院,家人亦受感染。今年一月武汉爆疫期间,香港电视台访问一个武汉中年人,他说自己咳了多日,怀疑感染(其实他并未确诊),但武汉的医院因为缺乏床位不肯收治他。当时看新闻的感觉是武汉疫情相当失控。想不到如今香港,也陷入相同情况,连确诊病人也收治不了。
我早前已讲过,究竟香港想:一、如北京那样三个多星期控制疫情令确诊归零;二、采用一个半吊子的方式挨三个月才能再归零;三、还是如美国那样事事政治化三年也不能归零?这是香港人的选择。如今看来,香港抗拒用内地严控疫情手法,扩大检测的速度太慢,医护组织又完全抗拒内地驰援,政府唯有不断加强「限聚令」,用社区隔离去减慢疫情,未来若在三个月内可以稳定清零,已属万幸。
在疫情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五个星期后的九月六日,就要进行立法会选举了,我们真是有条件选举吗?
有政界中人话,不认为排队投票会令病毒传播,可以隔一点五米排队,不需要担心。他又认为押后选举的说法是对自己选情无信心,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亦没有因为民望落后而押后选举。
不听到这个政客提及美国还可以,讲到美国真是「把几火」。美国是香港的仿效对象吗?美国现在累计确诊新冠肺炎四百三十七万人,死亡十五万人。若香港要按美国同样人口比例去死人,会死三千四百零六人,但香港现时因新冠肺炎只死了二十人。美国的人命,好像一钱不值那样,她有甚么东西值得我们去学呢?根本提也不用提。相反地,美国抗疫时做或不做的事情,我们朝相反方向去做就对了。
现时政圈议论推迟选举的方案有几个,方案一,不断十四日、十四日地延迟;方案二,延迟九个月至一年;方案三,直接延迟一届即四年。
我认为延迟太短根本无用,不如不延。若选择延长,就要推迟较长时间。
当中最关键问题,是继续选举的播疫风险根本不可控。政府刚公布最新的「限聚令」在公众地方群组聚集人数将由四人收紧至两人。连三人相约行街都犯法,却可以容许三百万人一起跑出来投票,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大家不要忘记,按我们香港的抗疫权威专家定出的标准,要确诊归零后两个周期即二十八天没有新增个案,才好放松「限聚令」。现不要说九月六日,十月六日也不一定可以确诊归零,你话何时可以放宽「限聚令」呢?「限聚令」一日未大幅放宽,冒险去搞选举,若出现群组感染,哪怕只是死多三、五个人,又有谁愿意出来负责呢?
早在二〇〇三年沙士时,我和一个政府高官私下倾谈,那时因为沙士去世的有五十人左右,高官已说十分大镬,这是政府倒台的危机。他说意外去世人士的家属,完全接受不了亲人离世,一定会追究到底,所以死人事件,政府承担不了,死多一个也嫌多。
另外选举的公平性也是问题。疫情持续,大多数助选活动都要停止,派单张不成,洗楼也不可以,当然开群众大会更免问。甚么活动都不能搞,对现有议员有利,对新人不利。一日有「限聚令」,又有何公平性可言?
当然,有些人政治挂帅,觉得选举大过天,那么大家的出发点不同,根本不在同一条频道上,美国就是这种思维了。
卢永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