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High Tea】低市盈率股会继续落后

       上周五港股反弹118点,恒指重上两万五,收报25089点,大市仍在调整当中,但跌到这个水平,开始有吸引力,可以对目标股份趁低分段吸纳。

  在这浪回吐中,此前升得比较急的科技股,跌得也比较急。有人问我是否科技股熊市来临,我不喜欢就短期走势作出牛市或熊市判断,因为牛熊市属长期走势,看环球股市走势,还在一个牛市轨道中运行。特别是中国经济状况良好,刚公布的第二季GDP增长3.2%,显示中国股市有基本因素支持。

  周末与中环茶友聚会,讲到买股票的一个根本问题。过去几年,传统股份例如银行股、资源股、地产股等低市盈率股份,走势都跑输大市。一些高估值股份,例如科技、医药甚至内地消费股却一路走高。由于股价一直下跌,搞到一些传统股,他们赚钱能力相对稳定,能够维持派息的股份,股价跌令息率愈来愈高。

睇PEG 不错指标

  这样大家便有一个问题,可说是「估值的疑惑」。按传统投资概念,低市盈率的股份,只要其行业前景不差,都值得作价值投资。近年这些股份落后大市,搞到讲求价值投资的股神巴菲特也有点尴尬,他虽然买了苹果顶一顶,但投资在富国银行这些传统股,还是搞得他一身蚁,过去几年价值因子似乎失效。

  传统上,估值方法主要看PE(市盈率)或PEG(市盈率相对盈利增长率)。PEG即PE除以纯利增速,低于1股价比较合理,高于1股价较高。例如公司PE 30倍,每年纯利增长30%,PEG等如1,估值合理;如果一间PE是10倍公司,但盈利增长只有1%,那么PEG等于10,股价显得相对贵。

  有内地证券界认为,内地低市盈率股票落后大市,高市盈率股票跑赢大市的原因,缘于海外资金长期「现金流折现法」(DCF)来为公司定价,意思是深入了解公司和行业发展,对公司十年以上现金流作出估计,用折现率计算出现在的贴现值,如果公司现时市值是较贴现值低的,便属于抵买。外国投资者用这个方法估值,看到中国股票的长远价值,便买入高市盈率股票。

  我对内地证券界这个讲法不敢苟同,巴菲特就是用「现金流折现法」去计算公司估值,以股神经验和人物,他能够比较准确估到目标公司十年以上的盈利及现金流收益,他计算DCF应该是最准确的,但为甚么他仍然不敢大手买科技股?主要原因是,很多科技公司业务太新,盈利前景计算不到,股神计不出贴现值,也不敢沾手,股神唯一敢买的科技股,是以卖手机为主的苹果公司,因为他计到苹果条数。所以说,外资使用DCF方法后,投资一些中国高增长股票,例如科技股和医药股,所以推高股价,这个讲法并不成立。

买增长股 胜在难估

  以阿里巴巴(9988)为例,现价市盈率30.8倍,阿里巴巴上月公布2020财政年度第四季(2020年1至3月)业绩。期内销售161亿美元,按年增长22%,高过市场预期的152亿美元。经调整后每股盈利1.3美元,亦高过市场预期的0.87美元,以人民币计算按年增长7%。换句话说,阿里PEG等于4.4,股价相当贵。虽然很多人正在做阿里巴巴的长线现金流折现,但由于行业前景太多变数和太复杂,准确度令人怀疑。

  我认为近年低市盈率的传统股不行,高市盈率的科技股却一路高涨,其实与联储局与全球央行狂印银纸大有关系。简单来说,资金多了一倍但资产数量没变,资产价格就会增加一倍,这在楼价上最容易体现出来,因为楼市供应相对缺乏弹性,央行多印钱,楼价就会上涨。股票供应弹性则大得多,有新股上市吸资,已上市的公司也可以发新股吸资。

买科技股 认真就输

  央行印银纸,市场资金充裕,借贷成本低廉,资金都喜欢涌入股市炒股。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在过去的12年,美国除了在2017年9月至2018年中「缩表」外,其余时间都在大量印钞,在这种长阳的市场,在开始时投资者还会计计数,讲讲股票价值。后来市场上的钱愈来愈多,大家发觉计数作用不大,认真你就输,只要敢博就可以赢,愈敢博愈能赚钱。在这种环境下,具增长「概念」的股份最容易受惠,一句「市场前景很好」,尤其是那些愈不能具体估计前景的行业,就愈受惠。以香港的房地产商为例,她们赚的钱其实不少,但由于前景估得到,就不像腾讯(700)和阿里巴巴那么好炒。

  所以高估值的股份愈升愈有,并非一些人所讲的,外资公司采用甚么神秘的DCF估值方法,而是市场资金太多,大家追逐一些高增长股,这类股份的PE升到30、50倍,都很难质疑,但传统股份十几倍PE,已有人嫌贵。内地股市在过去的一年多,低市盈率股票指数的回报大约24%,而包含高市盈率的全A指数回报为63%,表现高低立见。

环球银行 仲有排衰

  现时市况可以说是「咸鱼白菜,各有所爱」。中年以上的投资者,特别是已退休的,由于没有赚新钱的能力,买高市盈率股票风险太大,以长揸心态买入风险更高。他们在低市盈率的股票中,寻找一些营运状况长期而言会比较好的传统行业,买入这些股票收息,价钱会比较合理。要注意的是,未来要避开的行业是银行业,特别是环球银行股,欧美利息一路向下走,对银行冲击很大。

  你看德意志银行过去八年变化就会知道,德银在2012年时,股价约52美元,现在仅10美元左右,同期市帐率(PB)亦由0.68倍,下跌到现时的0.33倍。德银等银行仍拥有资产,但由于德国负利率,借贷息差愈收愈窄,银行赚钱相当困难。市场不看好银行业中线前景,因为利息仍然往下走,看不到加息曙光。因此买银行股容易跌进一个估值陷阱,觉得股价很便宜,市盈率和市帐率都很低很抵买,但会愈买愈跌。

炒吓阿里 低吸高沽

  但内地的石油石化股,其回报固然会受油价、疫情和经济影响,惟现时股价跌得相当低残。以中石化(386)为例,上周五收报3.29元,距离52周低位3.2元仅一步之遥,看其肉酸走势,随时还会跌穿低位。中石化现价息率10.5厘,市盈率6.2倍。扣除股息税息率还有9.5厘,受疫情影响业绩下滑,今年派息可能会减少,但挨一、两年后,中石化恢复过去派息机会也很大。所以退休人士买来作长线收息,买中石化风险不太高,不过不能期望股价可以快速修复,以为股价上升会赚很多钱,反而小心股价继续下跌而要挨价。

  年轻一些的投资者,不想买落后的传统股,想买科技、医药和内地消费股,千万不要与股票做「人世」,要用投机心态去买,例如阿里巴巴早前炒上263.8元的52周高位,上周五收报238.8元,若股价跌至225元,可以作投机性吸纳,定10%止蚀,即要跌到202.5元才打靶,上望再创新高,升到270元就走人,博大市向上科技股水涨船高,以一博二值博率不低。

吼堡狮龙 等回吐揸

  如果想买内地消费股,我觉得很多股份现价比较贵,有点买不落手,但堡狮龙(592)可以留意一下。早前由李宁家族控制的非凡中国(8032),以每股0.043元的低价,买入堡狮龙66.6%股份,作价4662万元。非凡中国是创业板股份,此前申请转主板但不成功,入股堡狮龙很明显是要借堡狮龙的壳转入主板。

  获非凡中国入股后,堡狮龙一度炒上0.64年高位后回落,上周四跌至0.26元,但上周五急升,炒高30.8%,收报0.34元。大家可以等堡狮龙再回到0.26元吸纳,博能够变身成为内地消费股。虽然炒作味道比较浓,但输面不算太大,股价也不算太贵,可以博公司长线转型概念。由于短期升得太急,可以等到股价回调时才买,会比较安全。

陆羽仁




最Hit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