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豁免检疫好事变坏事

美国疫情爆不停,相反本港连续多日无本土病例,成为控疫最成功的地区之一,如何打通本地和个别地区的人流,成为下个抗疫目标。协助加强检测的健康码安排准备出台,关注相关收费的声音日益响亮。

内地以手机技术进行监测,被视为是应用资讯科技加强公众健康保障的成功例子。利用二维码证明个人健康和在有需要进行追踪,有效减低社区爆发的风险。现在香港和内地部分地区研究豁免入境隔离,共同应用健康码成为双方标准措施。

卢宠茂揭贵价有因

不过,议员近日关注中港两地收费差异极大,专攻医疗议题的陈凯欣早前就发炮批评,其后再有其他议员跟进。据政府解释,香港收费昂贵有市场规模不足的先天限制。由于要购买机器,在措施初期减低亏蚀风险,故此收费不能太平。

不过,本身是本港学者的港大深圳医院负责人卢宠茂就点出另一个原因,是本港医疗机构要买外国的试剂,这些试剂每份要数百元,与内地十元计的试剂价差极大。从内地大量使用的个案显示,内地试剂的准确度可以信赖,倡议香港加入与内地集体采购,以降低成本。

关于试剂价格和测试收费,早前就曾出现过有诊所提供测试服务,被人揭出试剂在内地淘宝网只是卖数十元,但本港诊所却要收取数百元费用。有医界指出,现时世界各地对监测病毒使用不同的取样方法,也有不同试剂,严格而言没有百分之百准确的方法,差别在于准确度而已。内地的试剂经过广泛测试,价廉而效果没有明显逊色,所以使用内地试剂应该是降低成本的方法。

任市场定价易惹骂

有医界指出,本港对提供检测服务倾向由私人以市场方式进行,认为初期的健康码豁免安排可以先针对负担能力较强的商务客,让市场慢慢降价。由于本港私医惯了提供高增值服务,计算成本时采取很保守的计算方式,若然政府不作适当引导,任由市场按市场规律自行调整,相信价钱很有机会高开,当价钱偏高,需求自然减弱,形成鸡与鸡蛋的负面循环,最后随时可能因为医疗界的利益引发一片骂声,把互通的好事说成坏事。

齐秀峰

架势堂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