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的点评】香港人要读国家发展的大历史
最近因为《港区国安法》,不少人喊着要移民。其实过去几十年,香港经历过很多波的移民潮,包括一九六七年暴动、一九八四年中英谈判、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和一九九七年政权移交。很多港人移民出走,特别是中高层管理人员,腾出很多机会给年轻一辈,让他们快速上位。有人走,有人留。这些都是自由选择,而香港的命运,却不会随着移民潮而转变。
一九九七年回归之前,香港是殖民地,其命运与英国紧密扣连,亦由于特殊的地利,吃尽了中国自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带来的庞大红利。回归后,香港与英国联系断开,转与中国的命运紧紧相扣。看好或看淡香港的未来,关键不是看《港区国安法》的条文是甚么,而是要看中国的命运。
攻击中国的人心肠很毒辣,他们发动香港年轻人上街对抗祖国,甚至不惜流血入狱。但以香港一个这样细小的地方,要与这样强大的国家对抗,凭借的不是美国第七舰队的驰援,而是希望中国自行灭亡,所以创造出「支爆」(支那爆炸)这个词汇。光看这两个字,就充满台湾味道。
台湾长期是日本的殖民地,日本人在二次大战时,称中国为「支那」或者「清国」。事实上,在香港过去几年充满分离主义色彩的运动中,充满了台湾人的手影。台湾要否定「一国两制」,核心是要否定中国大陆政权,中国国势强大,台湾愈要靠边站,所以,对台湾民进党而言,「支那爆炸」是最美妙的结果。但现实上,中国不但没有「爆炸」,而且愈来愈强大,中国GDP已成长到美国的六成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的消费市场和世界第一大的制造业中心。要中国爆炸,难比登天。
我们看一个国家的命运,其发展时间,是一个重点。以现时全球霸主美国为例,她在一七八九年建国。当年来自英国的移民,凭着先进的武器,强占了印第安人的土地和资源,发展出一个强大的国家。由于美国孤悬海外,土地广阔,资源丰富,不像欧洲国家,既受资源限制,也因国与国之间的不断冲突,约束了各国的发展,令美国虽然只是一个新生的国家,却比其他老大哥成长得快。
如果大家有留意日本历史,就会知道触发日本「明治维新」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美国有直接关系的所谓「黑船事件」。日本嘉永六年(一八五三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修佩里率舰队驶入江户湾浦贺海面,带着美国总统菲莫尔的国书,希望打开日本市场。结果在江户的幕府同意下,于一八五四年签署《神奈川条约》(又称《日美亲善条约》)。那些当时仍戴刀佩剑的日本浪人,见美国的巨型军舰,称之为黑船,他们从未见过这样宏伟强大的铁甲船,亲身感受到美国的船坚炮利,尽皆臣服,这也是日本「菊花与刀」的文化的特征。要么把你打败,把你占领;要么给你打败,向你俯首称臣。
美国由一七七六年立国到派黑船到日本,其间只经历六十四年,是一个甲子六十年多一点。到一次大战,距立国只有一百二十五年,两个甲子多一点,已隐然成为世界一流强国。不过还要等三十一年后,到一九四五年二次大战结束,由于原来的世界霸主英国深受战争所创,负债累累,要向美国借钱,全球一哥地位,才正式被美国取代。
回顾美国历史,我有一个很简单的总结,新兴强国建国一甲子,大业初成,建国两甲子,才能跻身顶峰之位。
新中国于一九四九年建国,至今只有七十一年,一个甲子多一点,已成为世界第二大强国。时间与美国立国后进军日本差不多,发展的步速,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世界强国的崛兴,需要的时间相当漫长,当中会有很多波折。但当发展到一定强大,例如发展到世界第二、三位的时候,已经去到临界点,要么停滞不前,要么就会加速发展。由世界第二要升到世界第一,当中可能经历连场战争,但世界的兴替就是这样。
现代中国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国家,就像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人生还有漫漫长路,一片光明。一些香港人把希望寄托于中国崩溃,这只是受了台湾与美国的宣传的蛊惑所致,现实上无异于缘木求鱼。一个小城市讲到要与中国这个年轻的强国对抗,是以卵击石,看不到有甚么成功的机会。
卢永雄
原文刊于《巴士的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