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Labubu爆红海外的启示 | 中环High Tea
中国潮玩品牌泡泡玛特旗下的代表玩偶Labubu出海,扬威异邦,近日便有网上影片记录了英国顾客在泡泡玛特专门店排队购买Labubu时,疑因抢不到心头好而大打出手,现场混乱。据报道抢购情景发生于凌晨3时,当时「有人大喊大叫,说Labubu已经卖完了。」
粉丝狂热,把Labubu这只露出小尖牙的小顽皮变成了全球潮流宠儿,Labubu的成功是在企业的预期之内还是出乎意表?拥有其IP的泡泡玛特有想过这只有点丑但却萌到令不少人爱不惜手的潮物有能力攻陷全球粉丝?它的成功因素在哪?
有代表性的潮流宠儿,由美国迪士尼的米奇老鼠到日本创作的Hello Kitty,以至现时热卖、由出生于香港的艺术家龙家升创作的Labubu有甚么共同点?是造型取胜?还是市场推广了得,才能令全球粉丝着迷,非买不可?答案可能是两方面都有,但重点是产品必需要保持新鲜感,才能吸引粉丝不停搜购,要集齐不同形态、不同面貌的潮流心头好。
根据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指出,Labubu正加速成为「超级IP」,今年5月的搜索热度甚至超越Hello Kitty。Labubu的吸金力亦强劲,据泡泡玛特今年3月公布的财务报告显示,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在去年收入𩙪升7倍至逾30亿元人民币,摩根大通更估计,到了2027年,该系列的销售额将增至140亿元人民币,即是2024年的逾4.6倍,可见Labubu及其相关系列绝对是一个极具经济效益的超级IP。
Labubu的成功,对香港有参考价值吗?香港有甚么IP呢?
过去一年,有人不断提出香港的「熊猫经济」大有可为。到今天,有人点算香港那6只熊猫为香港创造了几多财富?6只熊猫是实体动物,但要搞「熊猫经济」有想过相关商品有没有可推高的IP价值,若有的话,可以如何推?我们知道吗?
在今天,「熊猫经济」的热点和亮点有变吗?我们除了在社交媒体上看看家姐、细佬和盈妈的生活日常,还有甚么?还有新鲜感去延续公众和粉丝的兴趣吗?从IP的角度看,产品有吸晴的新意吗?
香港「熊猫经济」的生命力有几强?可能大家都好想知道。还有不足3几个月,熊猫BB俩已经一岁大了,看来这时也差不多是时候为它们的创富能力来一个盘点,看看这条路如何可以走下去。
若要走下去,Labubu的成功策略有没有参考价值?负责的有关机构和当局会检视一下吗?
黄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