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不要抢着做政治正确的事情 | 巴士的点评

  潮流兴政治正确,这是受西方社会「白左」思潮影响所致。白左做事陈义很高,但毫不实际。政治正确并不等如正确,不断要求政府高层减薪,大体也属于这一类。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公布,政府一致冻薪。这的确是一个大手笔的措施,因为政府开支有60%是人工开支,若人工加了就形成新的基数,每年都要在这个基数上面增长,这样复式增长,数字就会越滚越大。反过来,冻薪等于控制基数不增长,可有力控制经常性支出作用。

  我收一收风,了解到政府推动冻薪并非易事。

  第一,明白社会期望。财赤高企,社会希望政府带头灭赤,以去年公务员3%加薪幅度为例,冻薪可以节省90亿元。政府亦明白面对千亿财赤,不能够单靠冻薪一招来灭赤,但是也理解到社会对公仆共同承担灭赤责任的期望,因此提出冻薪。

  第二,背后大量沟通。今次政府冻薪是行政、立法、司法,三权机构再加区议会同步冻薪。表面看反对声音不强,但实际上政府在背后做了大量的沟通协调工作,向受影响的人士晓以利害,令他们明白财赤庞大,所有人都要行出一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背后的沟通难度,可想而知。

  回想2003年,政府减薪4.75%,就是因为当时协调工夫没有做好,公布后引爆极大不满,搞到大量公务员上街。所以不要因为表面平静,就以为这件工作很容易做。

  第三, 三权机构齐冻并非易事。三权机关一次过冻薪,规模之大实属罕见。也可以想像,如果不是完善了政制,这种事情很难做到,因为反对者即使不想自己现身表达不满,也都会发动他的议会代表大力搞局,甚至放料给媒体肆意抹黑,这就是局部利益和全体利益的矛盾。不过完善政制后,政治比较平静,加上政府亦比较有为,才可以成事。

  即使政府成功冻薪,但社会上仍有声音咬着不放,坚持要政治任命的局长高官减薪。我觉得这是多余之举。表面上,提议者会觉得这个建议既可以削减开支,也可以满足一下民意,有利无害。但是细心分析,事实并非如此。

  事事针对政府,本来就已经是民粹政治的特性,很多时针对的事情都是意气之争,并不产生很大的实质效益。以叫局长减薪为例,即使减到10%,一年都不过是悭1000多万,对消灭财赤微不足道,只是徒增怨气。

  有人说香港高官的人工高,局长年薪430万。但也有人说香港的高官年薪低,你看看大公司同级的CEO,年薪几百万、上千万亦所在多有。

  也可以比较一下香港的直接竞争对手新加坡,他们的部长级官员年薪达150万坡元(918万港元)至到237万坡元(1377万港元)。新加坡的理念是,要用高人工尽量吸纳人才,尖子人才从大学毕业开始,就直接吸纳他们进入政府体系。如果做到部长级,就能和私人机构CEO人工媲美,这样才能留住人才。香港和新加坡一样是资本主义社会,私人机构掌舵人工资很高。所以政府和私人机构抢人才,怎可以一味减薪?

  尤有甚者,由于香港的政治工作难顶,越来越少商界的精英愿意加入政府,很多时候都是从常任秘书长阶层挑选能者。常秘年薪近400万,邀请他们出任局长,但如果局长减薪,可能出现工资和常秘倒挂的状况,未来就更加少常秘愿意转任局长。

  这是一个找人才管治香港时遇到的现实问题,不是提出两三句民粹口号,叫局长减人工泄泄愤,就可以解决问题。

  今次预算案最大手笔是未来3年每年减2%,4年加起来累计减7%开支,这才是真正的大数目,一年涉及数以百亿计的开支,大大有助控制财赤。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