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圣母院重见天日 古迹保育须留神 | 社论

  巴黎圣母院复修工作耗时5年、花费7亿欧罗,近日终于重开,全球多名重量级嘉宾齐集,如美国下任总统特朗普、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英国皇储威廉等人出席庆典,见证历史性一刻。回望2019年圣母院失火,全球关注,不少富商捐款协助重建,尽管疫情拖慢了工程进度,但无阻法国人把这座极具历史价值的教堂还原无缺。

  圣母院不但是巴黎最具代表性的名胜古迹,每年接待逾千万游客,带动旅游业蓬勃发展,更是世界文化瑰宝,从旁见证人类历史进程。自13世纪完成主体建筑部分后,建筑物已屹立在塞纳河畔,先后见证法国第一次召开全国三级会议、大革命、拿破仑加冕称帝、二次世界大战等,如同「Notre Dame」的原意「我们的女士」,静静在旁守护,见证历史起伏。法国人尽力保育,既尊重历史,也以古迹吸引全球旅客到访。

  回看本港的保育工作,近年已见进步,但偶有马失前蹄之事,如2017年古物古迹办事处曾经将深水埗主教山的地下蓄水池,误当作普通水缸拆卸处理,后来幸得有心人重新发掘其百年历史价值,公众同心保育,才得以停止清拆。随着本港历史建筑已买少见少,当局除了要避免同类事件再次发生,亦可考虑优化文物价值研究标准,降低门槛,让更多具价值的建筑物得以保存下来。

辛正儿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