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中外美食名店攻港餐饮业靠实力求存 | 社论
香港人出名「嘴刁」,对膳食质素要求甚高,吸引各国餐饮经营者来港开业,争取庞大的市场,两者相辅相成下,营造美食之都的环境。近日投资推广署宣布,日本著名鳗鱼专门店在铜锣湾首间门店正式开幕,并选择本港作为东亚区域总部,以连系国际市场。有说通关后港人北上消费的热潮,导致饮食业出现倒闭潮,然而这只是全局的一面,更多新餐饮集团打入香港市场,竞争更国际化,行业更显活力。
据食环署统计,普通食肆的牌照数目,由2020年的11799个,增至2023年的12830个,同期小食食肆数量亦由4059个,增至4350个,而本年第3季的食肆总收益只较去年同期跌3.3%。也许市民有感饮食业现倒闭潮,只是旧日熟悉的店舖结业,还未留意到不断有内地以至海外餐饮品牌试图攻港,只是「一鸡死一鸡鸣」。
香港饮食业的市场不小,经营环境变得困难是竞争加剧所致。在自由开放、营商友善的环境下,经营食肆的入场门槛不高,但要生存得要面对国际和内地的过江龙竞争,需不断提升创意和品质,如同太白海鲜舫在复业阶段计划推出「太白餐单」,复刻电影《食神》的菜式,未见食评,先有回响。饮食业的剧烈竞争不会止息,所以只能靠创意吸引眼球,靠质素留住客人,能者依然有极大的存活空间。
辛正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