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居安思危极重要 | 巴士的点评
香港渡过了政治混乱时期,但是保障安全的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回看这次《施政报告》内有关保安的内容,就知道即使是太平盛世,一样要居安思危。
第一,要公职人员恪守国安要求。《施政报告》提到要推出指引,说明公职人员如何在履行职责的时候,恪守《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的要求。《维安条例》第8(3)(a)条规定,凡香港特区的法律授予任何人任何职能,该职能须理解为包括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另外第114条规定,公务人员须协助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
千万不要以为现在已经「由治及兴」,就不要天天讲国家安全了。可以举一个实际例子,在某一个有拨款职能的公营机构内,有委员质问管理层现在已经由治及兴,为何过去一些得到资助拨款的团体,只是因为他们的负责人有黑暴的背景,现在就不能再得到拨款,要求公营机构管理层作出解释,甚至要求机构划出一条清晰的「红线」,只要申请者不过红线,就理应继续得到拨款。他觉得这样是「复常」。
我觉得这个委员的想法完全错误。首先,虽然每个机构有各自的职能,但所有政府的机构和所有公职人员,包括这些机构的咨询组织委员,他们都是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公营机构在批出一个拨款的时候,当然亦都有此责任。不是过去曾经对某团体批出资助拨款,现在就一定要再批。公营机构拨款要看有无损害国家安全的风险。其次,如果申请拨款的组织负责人有黑暴背景,公营机构拨款给他们有损害国家安全的担忧,是绝对有责任不再批出拨款,而不是不批出拨款就要解释那样。过去那种是非倒错的日子不是常态,而是变态,那种状况不可持续,也永不会回复。
单是这个我遇见的例子,就可说明,政府的确是有需要订出公职人员履行职责的指引,再次申明他们在《维安条例》之下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
第二,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保安局会扩大「全港学界国家安全常识挑战赛」的规模,引入非华语学生参与,进一步推广国家安全的讯息。
其实在2019年之前,由于很多老师都受反政府思潮的影响,错信「违法达义」理念,在学校散播各种各类反政府、甚至是挑战国家安全的思想,但在2020年制订《国安法》和在2023年制订《维安条例》后,这个情况已经初步得到改善,基本上老师不会再散播危害国家安全的思想。
据我个人观察,在幼稚园生和小学生,已经是非常正常,中学生和大学生的转变还需要时间。
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接受访问时提到,要推广年轻人到内地交流实习,亲身体验,才能增强对祖国的理解。他指部分年轻人未去过内地,就道听途说、先入为主以为内地很落后:「以为内地周街乞儿,以为内地讲句说话都唔畀讲。其实去到内地第一件事就发现自己系『港灿』,买嘢食都唔识点样畀钱。」邓局长的评论,道出年轻人对国家的认识和认同,非常重要。
第三,要加强反恐。《施政报告》提到要加强落实联合国有关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枝的议定书,加强对火器和弹药制造和枪枝的管控,预防有组织犯罪和恐怖活动,计划在2025年向立法会提交修订的《火器及弹药条例》,规管火器和弹药的制造和入口。另外,《施政报告》亦提到会进一步扩展在罪案黑点安装闭路电视,今年4月开始已在旺角15个地方安装15组闭路电视,今年年内会安装615组,2025年会累计安装2000组。
闭路电视对防止罪案以至反恐都有很大作用,之前的屠龙案已经充分表明,竟然有暴恐分子计划在闹市放置炸弹,意图杀警及激起大混乱。恐怖主义已经不是理念问题,而是现实问题,不要因为警方过去有效防止了恐袭的发生,就以为恐袭不存在。
总而言之,《施政报告》有一个居安思危的概念,在维护国家安全、反对恐怖主义方面,的确要警钟长鸣。步入由治及兴的阶段,维护国安和推动发展两只手都要去抓,两只手都要够硬,不可偏废。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