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真正演也不演的是美国 | 巴士的点评

  美国经常针对香港的问题大做文章,近期入境处处长郭俊峰在接受媒体访问时透露,今年头9个月香港已经拒绝了超过两万人入境,其中约85%的人被拒原因是「来港目的有可疑」。这一举措被视为守护国家「南大门」的必要措施。

  然而,美国官媒《自由亚洲电台》以「港府承认设入境黑名单」为题,大做文章,并引述有人权组织表示,不少国际活动因担心倡议者的安全,不再在香港举办。又引述学者表示,指香港「连演也不演」,正断离与国际的联系。

  香港特区政府拒绝外来人士入境的理由多样,除了国安因素外,还包括防范意图非法滞留者。然而,世界各国的入境部门也常以各种理由拒绝有问题的外国人入境,美国官媒对此大加渲染,实属小题大做。

  谈到国安法律的严苛及其执行,美国可谓不遑多让。特朗普时期推出的「中国行动计划」即是其中一例,该计划旨在打击所谓的中国间谍活动。据中国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披露,自2018年11月起,美国司法部为配合遏制中国的政策,要求全美94个地区的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宗针对中国的诉讼。这一配额制度促使美国司法部门四处出击,针对华裔专家学者进行各种「钓鱼执法」。

  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是谭鸿锦案。谭鸿锦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材料科学博士,曾在美国石油巨头菲利普66公司工作。2018年,他因父母年迈萌生回国念头而提出辞职。然而,就在辞职当天,他发现家中有一个公司的存储U盘,随即归还公司。不料,公司向联邦调查局报案,谭鸿锦因此被控窃取商业机密,并遭到逮捕。

  美国司法部指控谭鸿锦窃取价值超过10亿美元的商业机密。然而,谭鸿锦在被拘留超过11个月后,面对经济和精神压力,最终仅承认未经授权下载了一份文件,否认任何间谍行为。美国媒体却选择性报道,将案件渲染为「中国经济间谍案」。

  中国国家安全部指出,谭鸿锦案导致其失去2年8个月的人身自由,并遭受严重的身心和经济损失。自「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以来,全美已有87个科研机构的华裔科学家受到影响,246人被贴上问题标签,103人的职业生涯被毁。

  国安部又指,在被美国执法部门调查的专家学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仅仅因为是遗漏申报海外项目,或其他较轻的不当行为就被提起「间谍罪」等严重的刑事指控。而在实际侦办中,美国执法单位往往难以搜罗有效证据,只得最终以偷税漏税、电汇诈欺、虚假陈述等较轻的罪名起诉,草草收场。

  美国滥用司法权力,严苛地借调查华裔学者打压中国,美国媒体视而不见。而对着这些香港小小的拒绝入境事件就大做文章。美国这些行径,华人旅美的确有人身安全问题,借用《自由亚洲电台》的用语,美国如今「连演也不演了,正断离与国际的联系。」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