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正儿 - 由公帑担保「走数」 绝对不可以重推 | 社论
疫后经济反弹不似预期,中小企反映面对资金周转的压力,建议政府考虑重推「百分百担保贷款计划」。商经局局长丘应桦率先回应,指该计划是疫情时期的特别措施,共批出1,432亿元贷款,至今呆坏帐达9.2%,政府孭起132亿元坏帐。若再维持计划,政府负担很大,暂时未有任何决定会重推。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昨天回应,如「百分百担保」作为一个长期执行措施,当中或牵涉一些「道德风险」。
所谓「道德风险」,简而言之,就是以纳税人金钱补贴营商失败的坏帐,相信公众不会同意。「百分百担保贷款计划」原意,是疫情经济低迷,「特事特办」,由银行向中小企贷款,政府包底,但目前坏帐升至9.2%,远高于银行不良贷款比率约1.5%。随中小企「还息不还本」安排到今年底逐步结束,坏帐率或会再升。
法律界指,倘若中小企无法还款,即使担保人有法律责任,但中小企清盘的同时,担保人亦可申请破产,待大约4年的破产期一过,债务问题就相当于解决了,最后由政府「孭飞」。不仅如此,中小企负责人获解除破产令后,仍可向银行或财务公司借钱,即所谓「第2次破产」。破产管理署前年数字显示,非首次破产宗数连续3年上升,去年非首次破产宗数占总破产数12.22%,而2020年、2021年同期分别为8.77%、10.94%。鉴于以上情况,以公帑支持中小企后仍然倒闭,等于倒水入海,相信公众不会同意有借无还的贷款安排。
辛正儿
最Hi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