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杰 - 工党的局限 | 油尖多士

  英国大选结果出炉,工党毫无意外大胜,取得国会421席。保守党惨败,输掉超过250席。

  以得票数字计,差距并非惊人般悬殊;工党得票率占投票总数的33.7%,其实只比2019年多了1.6%。被媒体标签为极右的改革党,尤其被视为脱欧的「元凶」,得票也有400多万,占总数的14%排第三,但只拿到5席。

  英国的选民没有投票热情,完全是出于对保守党的厌倦。14年来保守党表现不济,尤其豪赌公投脱欧失败,失去欧盟,出现贸易和投资空缺,却没有对策。保守党的头面人物,卡梅伦、约翰逊、卓慧思等人都是牛津剑桥的小圈子,其表现肤浅浮夸,是这一代西方政治精英的通病,完全不足以应对时势巨变。

  工党这位首相施纪贤,虽然不是这个小圈子,年轻时是激进的左派社运分子,曾经主张废除皇室,但是后来封了爵,也炒掉了极左的郝尔彬,在工党内算是中间派。但是他任命的外相,甫一上台,便抛出一套自己祖先曾是黑奴,自己也是劳工阶级的说辞,沉溺于左派身份政治的陈腔滥调,可见其格局之局限。

  工党的政纲老生常谈:加大政府开支、增聘教师和医生、加速建造房屋等,欧洲的德国、荷兰、波兰面对俄乌战事都已经醒觉到国防和军费危机,工党的新政府对此却只字未提,施政的重点依然是清洁能源,真令人啼笑皆非。

前新闻工作者
多媒体社会评论人
陶杰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