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救零售饮食业要靠高端旅客 | 中环High Tea

  香港市民北上消费已成趋势,零售饮食业似乎复苏无期,香港是否便要坐以待毙?

  先看看数字,以今年「七一」假期为例,在6月28日至7月1日期间,有超过163万人次港人离境,其中逾124万人次是北上吃喝玩乐者,但同期访港的内地和海外旅客只有44.4万人次。出境到内地消费港人的数字是入境香港旅客数字总数的约3倍,说明我们面对的一个大问题,不管是来自内地或海外的旅客数字都相当低,不彻底应对这个旅客不足的问题,本地零售和饮食业的市道只会继续下滑,前天公布的五月份零售额按年下跌11.5%的情况,有机会成为常态。

  在「七一」长假期的4天中,北上港人人次逾124万人,这个数字相当大。然而,若香港能够吸引同量的内地旅客来港,本地零售饮食业至少不需要愁爆。下一个问题是若要在4日假期内吸内地客逾百万人次是否遥不可及?

  再看其他数字,整个大湾区人口在2022年已达8600万人,扣除香港人口,若有1%的大湾区内其他城市居民来港旅游,旅客数字已可达近80万人,香港若在每个长、短假期将大湾区的吸客目标定在大湾区这个潜在旅客群的1%至2%,按计算潜在来港的旅客数字已可达80万人至160万人,订这个目标是否难以达到呢?

  政府要协助零售饮食业翻身,不能只聚焦北上消费的港人,因为港人留港的消费额绝对不会是零售饮食业的救命钟。真正能够带动零售和饮食业消费增长的是来港消费的内地和海外旅客,特别是高消费的高端旅客。我们有吸引高消费旅客的策略吗?若有的话,我们的策略是否到位?是否够进取?我们做了几多推广香港的路演,引起海外人士访港的兴趣?我们的社交媒体推广,有做到无孔不入吗?

  今时今日香港要吸引国际旅客,眼前事实的确是有一座大山,因为英、美、澳洲等西方国家对香港发出旅游警示,警告国民来港有危险,有不熟悉香港的海外人士以为香港实施了与国安相关的条例后会随便拉人,香港被抹黑,因此外国人对香港旅游的想法非常负面,这是香港旅游业要面对的挑战。

  不过,香港若要旅游业翻身,便应正面应对西方国家的抹黑宣传,频密的海外宣传是基本步,邀请国际名人、KOLs访港,参与不同活动,让他们把香港的真相传开去也是必要的手段。

  吸引国际高端旅客来港才是拯救本地零售饮食业的关键,若政府把目光只放在港人北上的环节上,就真的是冇得救了!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