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一个泛民议员想做部长的故事 | 巴士的点评

  「35+颠覆案」判决后,不少反对派议员罪成。1989年的六四事件过了35年,海外仍有人进行悼念。这两件事让我想起一个「泛民」议员的故事。

  21年前,就在2003年反对23条立法大游行过后,在一场饭局中,我恰巧坐在一个泛民立法会议员的身旁,和他聊起当时的时局,他情绪十分高涨,痛骂香港的民主发展不前。他当时意气昂扬地说,「你看人家铁幕解体10多年,用震荡疗法,改为市场经济,国家快速发展,掀起一片民主气象,好像我这个年岁(他当时30多岁),很多东欧的民主派已经做了政府部长,甚至政府首长,匈牙利的欧尔班30多岁当上总理,捷克的哈维尔50多岁当上总统,他们甚至已经任期结束下了台,但香港民主派却完全没有上台的机会。」

  我对他这番话印象深刻。当时的反应已经是,这班泛民议员口里说得漂亮,最后亦只是想上台执政而已。但他这句「30多岁当总理」的说话,就一直记下来了。我是读政治学的,当时心想真是找些革命青年来当政府领袖,全盘西化,就可以令国家发展起来吗?真的这样简单?35年过后,这个问题已经有答案。

  故事说到这里,难免就要说说欧尔班。在铁幕解体的年代,欧尔班刚从匈牙利的罗兰大学法学院毕业,之后在1989年到牛津大学修习政治学,然后回国从政,是一个典型西方培养的东欧革命领袖。

  他早在1988年已经参与创建了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青民盟),是当时反对共产主义的前沿组织,是东欧剧变的主要推手之一。1990年,匈牙利推翻社会主义政权后,欧尔班获选成为了匈牙利国会议员。8年之后,欧尔班领导的青民盟在议会中取得148席,成为第一大党,欧尔班在35岁之年,已经出任匈牙利总理。

  不过,欧尔班的从政生涯,经历从左翼到右翼的蜕变。他做完一届总理之后,大选失利落任,在野8年,到2010年再当选总理,逐步摆脱亲美路线,开始变成右翼。

  如今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和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是欧洲阵营中最亲华的领袖。由极端反共到转向亲华,这是一种钟摆式转变。

  或许经过30多年的国家发展,特别是他们的国家经历了西方的震荡疗法,一夜间进入市场经济和民主选举后,都找不到发展的出路。最后变得亲华,也不但是想加大和中国的经验合作,更希望借助中国的发展经验,探索到国家发展新路向。

  在1989年的浪潮当中,美国列根政府发动这场颜色革命,主要想推翻苏联。但对中国亦带来附带伤害,反政府浪潮辐射到京城,赵紫阳就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想要马上全盘西化,结果事败收场。

  也幸好中国没有走上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同一样的道路,否则中国或许已变成10个国家了。

  大浪淘沙,那个泛民想做部长的故事,如今已成笑谈。

  或许欧尔班的故事更有警世意味,35岁当上总理并不重要,能否引领国家走上发展之路,才真正的重要。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
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