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官商民都要求变求新 | 中环High Tea

  中央港澳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周一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发言,为香港把脉,中心思想就是香港要积极求变,迎接急速发展的新世代。

  夏宝龙说香港要「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变局中打开香港发展的新天地」。这番说话是说给谁听?是全港市民?是官府?是掌握香港经济命脉的大利益集团?是谁呢?夏宝龙的说话是提示,也是警示。不求变,不用脑袋、不用新思维,香港的未来不会有希望。

  未讲变,先讲今天我们见到的「不变」现象。首先是官僚系统的僵化,部分部门不为谋事,成事寻找灵活变通的管治方法,就是拖后腿。

  以华富邨重建需要整整17年为例,简直是匪夷所思。官府解释的一个重点,是附近没有可以接收受影响租户的屋邨。本来原区安置是理想的重建安排,但为着原区安置而要把重建时间表大幅拉长,官府可有想过用另一个方法安置?原区安置是铁板一块吗?官员们能否与居民沟通,协商一个令住户可接受的安排?重建项目若能加速完成,难道不是一个让居民愿意接受另类安置方案的诱因?官员们有没有新思维去处理这些问题?

  僵化的官僚思维并非房屋当局独有,这种不做不错、不变不错、按章工作的心态贯通官府不同部门,被拖后腿的是特首的施政,不求变就是拖垮施政。

  官府以外,还有私营机构,各大利益集团。以地产界为例,高楼价是金科玉律,牢不可破,楼价只能升,不能跌,否则是香港经济的大难。这种说法有几真确?香港经济今天有几差,市道疲弱,大批大批港人北上,原因是甚么?

  香港物价贵,饮食、零售价格以倍计贵过内地的店舖,而服务态度也不及内地服务员友善。何解?楼价贵,租金企硬,店舖一大截的营运资金都要奉献给地产商,余下的支出是人工。租金贵,职工的薪金不能升,否则业务变为一盘蚀本生意。老板斗不过地产商,只能向打工仔开刀,人工低,工作量重,哪来开开心心的员工?楼价、租金不跌,香港的经济死局打不开。自回归前后大赚特赚的地产商是否也要求变调整楼价,能让中、下阶层有一口暖饭吃?

  官府和利益集团以外,还有市民,市民也要变。要香港好,不能只投诉政府,市民也要有积极性,为建设香港出一分力。有弹冇赞,不考虑具建设性的妥协,对社会毫无贡献,也是拖政府施政的后腿,不利于香港未来的发展。市民要过好日子,不要怨天尤人,而是要积极投入,为建设香港出力。

  为香港在变局中打开新局面,官、商、民都有责,香港是我们每一个人挚爱的城市,为香港而求变,求新,我们人人有责。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