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有无美军基地的双城故事 | 巴士的点评
正当香港讨论第23条立法,外国批评得兴高采烈,但新加坡就其新国安立法开始执法,就听不到西方批评的声音,甚至连外媒亦极少报道。
2月2日,新加坡内政部宣布,向一名早年由香港移民新加坡的新加坡公民陈文平发出「认定目标通知书」,指他是受外国势力影响的人物。新加坡政府作出这种认定之后,若陈文平再直接参与新加坡政治,会受到「最严格的反制措施」。陈文平成为新加坡《防止外来干预法》的「外国影响力登记制度」自去年12月生效以来,第一宗针对个人的执法个案。
新加坡的「外国影响力登记制度」,类似英国去年7月新国安法设立的新制度。香港23条立法虽然建议订立「境外干预罪」,但就没有提议成立这种更严格的外国影响力登记制度。新加坡的国安立法,的确比香港的更辣。
另外,今年1月,新加坡出现第2宗公民因为有极右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变得激进而被内部安全部逮捕的案件。一个16岁华裔男孩自认是白人至上主义者,并因其信仰而渴望实施袭击,被新加坡政府逮捕。这是继2020年12月,另一名16岁印度裔青年亦因为极右意识形态被捕后的第2宗同类案件。
同样地,新加坡对有激进思想者严厉执法,用西方批评者的标准,这些都是「以言入罪」,但同样鲜见美西方的批评。
这样问题就来了,为何美西方对新加坡和香港有两套标准呢?
曾经何时,新加坡亦曾被西方严厉批评。记得在1997年回归前后,当时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因为严厉对付外国传媒,控告外媒诽谤,而被美西方大力抨击。几年之后,一位香港特首办的要员和我闲聊时候,问我有否察觉美西方对新加坡的批评,好像悄然停止了。他不说我没有留意,他一说我就翻查相关报道,发现美西方的媒体由大火力批评新加坡,聚焦指控李光耀专制,变成默不作声,新加坡发生的事好像变得透明一样。
我对此大惑不解,那位特首办要员就告诉我,他相信是因为新加坡容许美军进驻,美西方对新加坡的态度就180度转变了。
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以后,虽然政治态度亲美,但李光耀尽量采取一个相对军事独立的态度,一直都没有让美国在当地驻军。
到上世纪90年代初冷战结束之后,一直容许美国驻军的菲律宾爆发大规模反美运动,美军被逼从菲律宾的苏碧湾基地撤军,这就严重影响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威慑力。而此时的新加坡,正被1997年的金融风暴搞到焦头烂额,为挽救新加坡的经济,李光耀毅然决定容许美军在2000年入驻新加坡,新加坡成为美国第七舰队航母的常驻地。
美国舰队到来,批评声音消失,不但为新加坡带来了安全保障,还得到美国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撑。新加坡就由西方媒体口中的专制国家,一下子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充满经济活力的现代化国家。
最近有一个政经界猛人接受美国媒体访问,访问结束后和记者闲聊,记者声言在香港订立国安法后,想把驻港的分部撤离。猛人就建议他们不如将分部搬到新加坡吧,那个美国记者就耍手拧头,说甚么地方都会去,就是不会去新加坡。
现在流行说新加坡会取代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原因是香港有国安法。这种逻辑其实不堪一驳,新加坡的国安立法和执行方式较香港更严,但是无损西方将新加坡捧为国际金融中心。甚至有西方外交官坦言, 他明知香港的自由程度比新加坡高,但他们不会公开这样说。
香港没有美国的驻军,香港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美国要与中国为敌,所以就找了香港作为攻击对象,故事就是这么简单了。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巴士的报》创办人
卢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