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新加坡人哪里来的自信?|巴士的点评

最近潮流兴说香港金融中心「唔掂」,说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遗址,加上前摩根士丹利策略师罗奇又说「香港玩完」,新加坡会取代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之说,甚嚣尘上。

近日和一个新加坡基金经理谈起,他认为新加坡和香港搞金融各有长处,但近年新加坡被吹捧得太厉害,又真的有100亿资金流入新加坡,新加坡的确钱多花不完,但也出现不少快乐难题。这位基金经理说,新加坡除了租金贵吃饭贵之外,请人相当困难,特别是新加坡本地人,口碑认真麻麻。他有一个朋友是新加坡一间主要高频交易商的高管,最近和他说起一个请人的故事。

话说高频交易要做AI研究和测试,有一次他招聘新人的时候,问一个新加坡大学高材生,如果要用0至10来评价他自己的编写电脑程式语言的能力,他如何对自己使用C++和Python程式语言评分。

那个高材生说自己两样都评10分。高频交易公司高管接着就问他一些关于C++程式语言的问题,既然他自评10分,问的也是这个水平难度的问题,结果高材生一题都不会答。

高管断估,高材生的编程能力最多只有4至5分。这个高频交易商事后感叹,这位同学「哪里来的自信」?最惨是高材生来自新加坡两间最名牌大学之一的王牌学系,按道理编程能力的确应有7分以上的水平,但既不知道为何他的编程能力那么低,也不知道为何他的自信心那么高。

我问起这个新加坡基金经理朋友,新加坡学生这种问题普不普遍,他指不敢说很普遍,但他觉得新加坡人普遍自信心高于能力,其实这是对学习和工作的重要障碍。

读得这些顶尖大学的数学、电脑编程或者是计量金融,都应该是尖子,本身有较高能力,只要态度开放努力学习,不难成才。但如果自信心爆棚,觉得自己已经是10分,无需要再去学习的话,就只能永远停留在4、5分的水平。

我就问起为甚么会形成这种心态,新加坡基金朋友就说起,他们的新同事人工已经是新加坡的中上水平,大学毕业就申请了组屋在等派屋,很快就进入一个一生何求的状态。

简单总结,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面对百种困难,但香港除了有背靠祖国的优势外,香港尖子还是肯搏肯挨,和内地尖子「有得挥」。香港只要心态不输蚀,挨过逆境就会翻身。

后记:如果有新加坡的朋友,看到这篇文章,千万不要以为我想唱衰新加坡,除了故事是真人真事之外,还想提醒一下新加坡的朋友,好景不常,如何培养年轻人的打拼心态,才是真正要解决的问题。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