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评级机构的政治|巴士的点评

上日讲起香港面对美元和美息劲升,香港正承受着「金融风暴级」的冲击,其中一个套餐,就是金融机构降低评级。评级机构穆迪宣布下调香港和澳门的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而在前一天穆迪亦下调了中国的评级展望,下调评级展望是下调评级的前奏。

回想评级机构从来都极少能够在真正发危机前,提出有效预警,反而会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落井下石。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评级机构为了挽救自己的声誉,骤然降低包括香港在内多地的主权评级,达到一个落井下石的效果。

不过今次穆迪下调香港的评级展望,并不是有甚么高明预见,反而动机相当可疑。

第一香港和澳门为何同时调低评级展望。

穆迪指下调香港评级,是反映香港与中国大陆在政治、制度、经济和金融方面紧密联系的评估,穆迪表示在2020年实施《香港国安法》和修改选举制度之后,预计香港在政治、体制和经济决策方面的自主权将进一步逐步削弱,而中国大陆的疲软趋势将影响香港经济,削弱特区政府的财政缓冲能力。

穆迪降低香港评级理由的破绽,是同时降低了澳门的评级。降低澳门评级展望理由亦差不多,但问题是,香港近年完善了政制,但澳门的政治体制并无改变,加上澳门储备丰厚,截至今年7月,澳门的财政储备达5,690亿澳门元,相当于预算支出近6倍。一起降低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评级展望理据,并不充分。

第二降完美国评级展望之后受压。

其实评级是一门生意,主要由3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垄断,3者已占据了9成的市场。他们主要是透过为各种债券收取评级费赚钱。但认可评估机构的权力,完全来自美国的金融监管机构,美国的证券交易委员会于1975年引入国家认可统计评级组织的概念,认定可以提供有效评级的机构,所以评级公司能否独立美国于政府的控制,令人怀疑。

在三大评级公司当中惠誉规模比较细,亦较出位,她在今年8月就把美国长期外债评级,由AAA下调至AA+,这是惠誉自1994年首次发布美国信誉评级以来,首次下调美国的评级。主要是针对美国严重财政赤字的长期危害性。

惠誉降低美国评级之后,就对其他评级机构造成很大压力。结果穆迪挨到11月,就终于将美国的评级展望由「稳定」转至「负面」。理由是美国财政赤字庞大债务负担能力下降。穆迪下调美国评级展望之后,美国政府官员大表反对,认为美国经济依然强劲,美国国债是全世界最安全、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没有理由降低美国的评级展望。

美国政府每年两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1万亿美元的贸易赤字,特别在疫后财政赤字急速扩大,直接调低其评级才是合理安排,穆迪只调低评级展望已经是留手,但相信仍然面对很大的压力。如今拉埋中国落水,一次过将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的评级展望降低,相信可略为减低美国政府对他们的压力。

美国评级机构的问题,早于2007年的美国次按危机中展露无遗,事后被爆出有评级机构人员和银行勾结,知道最高评级的AAA级债券,只要有9成的成分是AAA级就可以,结果他们就特别把垃圾级的次按和9成的AAA级债券捆绑在一起,变成一种全新的AAA级产品,客观上令到劣质的次按有一个庞大的证券化出路,令到银行大量放贷然后转卖给证券按揭公司,再打包成AAA级证券卖出。美国参议院后设立的调查小组委员会,检讨次按危机时明确表示,不准确的AAA级信用评级,让美国金融体系带来了风险,并成为金融危机的关键原因。

明白到这些国际评级机构的揾钱动机,以及与美国政府的复杂关系,就知道调低香港评级展望,甚至直接调低香港的评级,当中包含很多的政治性。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