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美国抛弃黄之锋 让人想起斯诺登|巴士的点评
美国在香港拒绝「营救」黄之锋,令人想起斯诺登在香港受到不同的对待。这是很鲜明的对比。
2013年6月,美国中情局前雇员斯诺登秘密来了香港,入住尖沙咀美丽华酒店。斯诺登事前储存了170万份美国的绝密文件,带来香港后,在6月9日接受英国《卫报》访问,公开包括美国「棱镜计划」在内的美国秘密情报监控专案。
斯诺登公开的机密文件展示了美国「棱镜计划」如何对即时通讯和网上伺服器进行深度入侵或监听,而监听对象甚至包括美国的西方盟国领导人。斯诺登说,他之所以披露这些机密资料,是因为他认为「美国情报界走得太远,侵犯了公民自由」。
一个自由斗士,就此被美国千里追捕。
由于斯诺登在访问中曝露了他的行踪,他有被追捕、甚至被刺杀的风险,所以6月9日斯诺登接受访问后,马上离开了美丽华酒店,从公众视线消失。在6月10日至23日之间,他在港到处躲藏。
斯诺登先被安排由五星级酒店搬往荔枝角㓥房,栖身在一个等待审批难民申请的斯里兰卡家庭之中。这个家庭的户主是斯里兰卡前军人阿吉瑟(Ajith),正等待特区政府审批难民资格。斯诺登在㓥房内,一星期没有离开过房间。安排者告诉阿吉瑟,斯诺登这个人非常出名,需要保护。
之后斯诺登搬到深水埗一个菲律宾难民家庭,4日后再藏身在一名斯里兰卡男难民住所等不同地方,他先后与4个难民家庭同住。
当时斯诺登已经意识到,留在香港也未必能获得香港提供政治庇护,已决定离开,他向多个国家申请政治庇护,但碍于美国的威胁,欧美国家都不敢为斯诺登提供庇护。
到6月21日,美国走完程序,司法部公布了斯诺登违反1917年间谍法和盗窃政府财产的的两项指控,美国国务院随即吊销他的护照。美国并以间谍罪、盗窃罪和未经授权泄露国防及情报资讯等罪名通缉斯诺登。
美国的通缉令很快到了香港,但相关文件上,斯诺登的英文名字串错了一个字母。特区政府(当然也在中央同意之下)告诉美方,香港没有他们通缉名单上那个人。
就这样拖了一天多,这是关键的一天。
斯诺登在维基解密创办人阿桑奇委派的律师协助下,找到俄罗斯愿意先接收他。6月23日,斯诺登上了飞机,逃离香港前往莫斯科。
到美国改好名字的通缉令再送到香港时,特区政府同样回复香港没有那个人,因为斯诺登已经离开了。
在那个时候的中美关系之下,中国香港的确容不下斯诺登。但特区政府在可能的情况下,对认为值得帮助的人,还是帮了一个小忙。
反观美国对黄之锋,没有提供半点帮助。或许美国认为帮不上忙,或许美国认为根本不值得帮忙。在美国眼中,这本来就是棋子的宿命嘛。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卢永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