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在校园大力推动体育课|中环High Tea
香港金牌运动员女飞鱼何诗蓓创造了一次又一次亮丽的国际赛成绩,市民过去两年听到何诗蓓的消息,都是一次又一次的完美比赛结果,屡破自己和国际赛纪录,她是香港实至名归的「港宝」。
何诗蓓于日前在欧洲3站游泳世界杯压轴布达佩斯站再夺两金一银后表示,终于可以休息一星期,享受一下游泳以外的生活。
当运动员的生活真是绝不容易,当成功的运动员更加是难上加难,看看何诗蓓过去几年马不停蹄地比赛,可见的是成功绝非靠运气,而是不断的努力,再努力,这种拼搏的体育精神是我们年轻一代最需要学习的精神。
在昨日特首李家超宣布的新一份《施政报告》中,也有相当篇幅提到香港的体育发展,特首对香港体育发展方面的认同,对运动员来说,自然是打了一支强心针,而他在《施政报告》中提到新增各级体育场馆和设施,以及在明年底落成、于2025年启用的启德体育园等等,都是香港进一步发展体育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硬件重要,软件应是更加重要。徒有场馆的增加,但参与训练者的数目不相应增加,以至大增,就是浪费资源了。
将于2025年举办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有几大赛事在香港进行,文化体育及旅游局指出,估计届时将有超过3200名运动员及工作人员参与。
国家相信香港有力承办如此重要的体育盛事,我们便得更加努力做出成绩,要做出好成绩。香港能够推动「全民体育」,即是全民热爱体育、支持体育、以不同形式带动市民参与体育的风气,必然有助我们把赛事搞得有声有色。
然而,在过去一段非常长时间,本地中小学的体育课越来越不被重视,据闻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必修体育的课程,这与今天政府大力推动体育发展的政策完全不符。
其实体育课除了是运动培训,也是很好的品格培训。
体育精神讲纪律、讲公平竞争,讲追求卓越,讲「胜不骄、败不馁」,这些都是品格培养的重点,政府若会在学生群中推动体育发展,必会收一石二鸟之效。
现在距离2025年全运会虽然还有两年时间,但要在香港大力带动爱体育,撑体育之风,今日便可以行出第一步,而当中可做的事,便是政府在中、小学校园内搞好体育课,将之定为每周至少有2节至3节的必修课。由学童开始灌输爱体育的想法,在校园大力推动体育课,才能真真正正为运动作为香港的软实力打好基础,香港体育发展才能全速推进。
黄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