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永远有改进空间|巴士的点评

香港受到「超级黑雨」侵袭,全城几近瘫痪。周四晚11时至午夜12时录得一小时雨量为158.1毫米,是自 1884年有纪录以来的最高纪录,是一场139年一遇的暴雨。

天文台有作一定的预警,在周四晚上8时25分发出特别天气提示,提醒市民香港广泛地区可能受大雨影响。天文台由9时25分开始,先后发出黄色、红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号。

这种百年一遇的灾难发生时,不是普通的雨灾,似乎很难怪天文台不能更早预警。面对极端天气,人力有时而穷。

亦有人说香港多处水浸,是否深圳排洪所致?观乎当晚11时起的一小时录得的雨量,是本地落下前所未见的暴雨。而事后发现较大后遗症的黄大仙中心水浸,以及筲箕湾耀兴道山泥倾泻塌巨石,都远离新界北区,就知是本地超强降雨触发了这些灾祸。

可以想像,当一年四分一雨量在一小时内倾泻而下,整条龙翔道就变作一条大河,黄泥水滚滚而下。黄大仙中心就在龙翔道旁向下低了一层左右,大量洪水就涌入黄大仙中心北馆。这是一个设计问题。事后孔明可以说黄大仙中心不应有这种地势较低的设计,也可以说设计时考虑不到这种黑天鹅式灾祸。

想当年大雨中极严重的山泥倾泻可说司空见惯。1972年618雨灾,观塘秀茂坪和半山宝珊道先后发生山泥倾泻,分别夺去71人和67人的宝贵性命。1994年7月观龙楼山泥倾泻,导致5人死亡。港府之后大力处理高风险斜坡,到2010年更推出长远防治山泥倾泻计划,近年大面积山泥倾泻逐渐减少。今次多区有山泥倾泻,特别是耀兴道有巨石崩塌,是超强降雨的结果。所以防治山泥倾泻,永远有进步空间。

暴雨难以预料,而特区政府应变灾害,较多人批评的,反而是早上5时半宣布的上班安排。当时政府宣布所有日校停课,并呼吁雇主参考8号风球,采取弹性工作安排,不少声音指政府应直接宣布停工。

今次香港遇上百年不见的暴雨,死伤很少,已属万幸。希望政府吸取经验教训,要预备这种极端天气,会比大家预计的多。时刻提高警觉,不要掉以轻心。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