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一个在列车上救灾的故事|巴士的点评

超强台风「苏拉」直吹香港,预测其威力堪比61年前的「温黛」和5年前的「山竹」,结果没有对香港造成重大破坏,大家松一口气,只觉多了一日假期。

灾难发生时,真的难以预计。1962年「温黛」袭港时,谁会估到最后死亡超过180人。2018年「山竹」吹到时,谁会估到香港最后应对不如澳门,特首林郑民望因而急跌5个百分点。今年8月夏威夷发生一场看似普通的山火,谁会估到会造成115人死亡,338人失踪。

本届特区政府为防灾难,在去年《施政报告》中,提出设立「全政府动员」的应急机制,在今次超强台风「苏拉」袭港期间,特区政府首次启动这个机制。

「苏拉」来势汹汹,政府提早应对。在「苏拉」袭港前,特首李家超指示各部门全面准备,委派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和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协调各部门运作,全力投入,强化预警、加强发放讯息、减少破坏、提醒市民早作防御。在「苏拉」离开后,特首更首次启动「全政府动员」机制,由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牵头,动员100名来自不同部门的人员,组成应急队伍,在各区提供支援和进行善后工作。

政府全力部署应急,赢得外界好评,显示政府做事认真谨慎的作风。虽然「苏拉」的横流比较细,最后造成的破坏较少,但夏威夷山火烧起时,谁知道灾难是大是细?

这让我想起早前北京洪灾的一个小故事。当时有一列火车被困北京外围,由于前后路段都有山泥倾泻,堵了火车轨,列车就卡在当地,结果卡了一天多。暴雨下救援人员来不到,车上乘客吃饭喝水的问题都难解决。

列车长很快就作出决定,在每个车厢内找一个负责人,协助维持秩序,帮助车内人员解决问题,找这个负责人有共产党员先找党员,无党员再找现役军人,都没有再找退伍军人。当外界以为没有人想当这个苦差时,原来报名踊跃。一个乘客忆述,他的车厢内没有党员,有个40、50岁的退伍军人举手参加,但另有一个20多岁小伙子举手,他是现役军人,就成了这个车厢的负责人。几百人闷在车厢内一天多,吃喝不够,没有闹事,没出乱子,全靠这个临时发起的组织,协助大家渡过难关。

香港没有党员军人,但是有公务员,有新成立的关爱队,再加上这个「全政府动员」机制,应急机制组织框架,初步搭建起来。组织之外,还有人心,要有为公众服务的责任心,要有救急扶危的爱心,不计较这是否自己分内的工作,才可把事情做好。

我们在太平盛世生活得太久了,其实天灾、人祸、战争,并不是离我们太远。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