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君 - 在沙特发掘旅游新机遇|中环High Tea

从前,香港有大批大批的中学生,以至小学生去到海外,在欧美等国家参加游学团,目的是学英文,也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既有生活体验的成分,也有旅游的成分,这些学英文的游学团在疫情前大行其道,是离境旅游的一门生意。今时今日,游学团式的旅游生意还有甚么机遇,以至新机遇?

上星期,有传媒报道沙特阿拉伯政府近日宣布,将中文列为官方语言,要求全国所有公立和私立中学要每周2节课教授中文,以加强沙特和中国的文化交流。沙特麦加地区教育主管阿勒马特拉菲说,如果沙特想与中国进行文化交流,必须从了解他们的语言开始。他并指出出访沙特的中国旅客越来越多,沙特也需要懂普通话的导游。沙特学生今日开始要必修中文,对香港是否一个商机?

据报道,沙特有700万中、小学和大学生,这些学生们按政府要求都要学中文,这种要求相信会直接制造了一个学中文的市场,沙特国民若以学中文为一个孩子未来发展事业的工具,正如香港学童学英文一样,他们会否更加进取去争取学中文的机会?香港旅游界若可在港为港童办往英美国家学英文的游学团,以同一思维,是否又可以开办吸引沙特学生来港学中文和中国文化的游学团?孩子来港学习,父母以至整个家族成员若会同行,对香港来说会否是一个吸引另类游客的出路?

沙特的第一官方语言是阿拉伯文,而英语是在学校必修的第二语言,现在沙特当局将中文列为在学校必修的第三语言,香港作为一个中英并重,中英同样普遍被使用的城市,绝对可以是沙特人进修,加强学习中文的好地方。

香港旅游业过去20年来,倚赖内地输出旅客来港撑起旅游业,今天社会从疫后复常看到的外访旅客情况未如疫情之前,开发新旅客客群才是积极进取之道。香港兼具中西文化的特色,其实应该对沙特国民有相当的吸引力。沙特旅客都是有力支付大额消费的群组,如果我们的旅游界能够探讨搞沙特来港的中文游学团,甚至开拓亲子游学团等等,相信可以为扩大来港旅客群打开新局面,旅游界值得从此方向,探讨潜在的商机,为入境旅游开拓一门新生意。

黄丽君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