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西方「反华疲倦症」|巴士的点评

自2017年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之后,美西方进入一个反华模式,如今玩了6年,出现一点金属疲劳。

近日西方政客密集访华,例如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就在周日开始访问北京。美国虽然是反华的领头人,其实一早恢复和中国的接触,除了中美元首早已于去年面对面举行峰会之外,美国气候大使克里、美国财长耶伦、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今年亦已访华。中美可说已回复高层接触。

加拿大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部长吉尔博上周六前往北京,参加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3年会。这是自2019年以来,加拿大首次有部长访华。路透社认为,尽管中加之间关系紧张,但加拿大正寻求与中国在气候问题上进行合作。

相比之下,英国将会恢复和北京进行的接触,更去到比较硬核的问题,因为英国是派外相祁湛明访华,他亦成为5年来首位访问中国的英国外交大臣。上任访华的英国外交大臣,已经是2018年的侯俊伟。中英关系已经冻结了5年多,现任首相辛伟诚去年10月上台后,国家主席习近平未曾与他会面。

辛伟诚上任之初,对中国的态度有点不冷不热,不过祁湛明就表现出对华较友善的态度。祁湛明今年4月於伦敦市长官邸发表演说时表示,「我们的任务是塑造未来事件的发展进程,而不是屈服于宿命论。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即没有那个重大的全球问题,从气候变化到疫情防控,从经济动荡到行扩散,能够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得到解决。」

《泰晤士报》上周报道,英国外交部提醒政府官员不要使用「敌对国家」一词,以免激怒中国。报道说,措辞的改变被认为是改善与中国外交关系的努力。

中国把美国与欧洲区别对待。就美国而言,中国虽然明知美国朝野已经将敌视中国,视为共识,但仍然在可能范围内保持高层接触。

但对欧洲大国,中国就亲疏有别。以法国、德国、英国为例,法国总统马克龙对中国态度友善,中国就对法国态度亲切。德国联合政府内对华态度不一,中国保持接触,但并不亲密。英国之前态度比较反华,中国对英国就爱理不理。关键是美国视英国为核心盟友,在多个反华联盟上都靠英国出手,加上英国大量吸收香港移民,又经常在香港问题上面说三道四,更招中国之忌。

无论如何,祁湛明若能访华,中英两国关系就有初步解冻迹象。但英国内部反华情绪高涨,祁湛明左右做人难,所以不能对其首次中国访问期望过高。

总结来说,美西方反华已经反了6年,未达到他们吹嘘的压制中国后果,反而令到自己好伤。如今全世界在疫情过后、美国利息高涨之时,各国皆蒙受经济低迷的压力。西方国家如能和中国改善关系,加强经济合作,实际上是互惠互利的行为。所以出现一波解冻期,恢复接触,有限度地加强经济合作,也是合理发展。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

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

www.bastillepost.com

[email protected]

卢永雄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