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永雄 - 两个细节解释了美国的让步|巴士的点评
8月27日晚,美国商务部部长雷蒙多抵达北京,开始为期四天的访华行程。
现年52岁的雷蒙多,本是一个正常人,曾经做过创投基金经理,是温和中间派的代表。不过,在如今美国政治生态中,却被逼要扮演反华的角色,执行多轮对中国晶片及相关设备的制裁,并且限制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投资。这个本应是促进中美贸易关系的商务部部长,相当难做。
不过雷蒙多这次访华,看来不想和中国搞对抗。
雷蒙多8月28日与国家商务部部长王文涛进行长时间会谈,结果达成两项主要共识:1. 两国建立出口管制执法讯息交流平台;2. 建立副部长级的双边商务问题工作小组。
在会谈前后,有两个细节,解释了美国的让步。
1. 美企参与。两国同意建立的双边商务问题工作小组,由两国政府官员和私营行业代表参与。
为何要有私人企业参加政府层级的谈判?
可以想像,中国企业和中方官员的意见会相当一致,但美国企业和美方官员的意见会有颇大分歧,美国政府对各种和中国的贸易设限,但美国企业就十分反对。可以这样推敲,美国大企业信不过政府官员可以代表他们,终于逼到美国政府让他们参加中美的谈判小组。
2. 拜登向美企交功课。雷蒙多访华前,曾经和上百间美国企业见面。雷蒙多后王文涛会谈后也讲得直白,说她「兑现了此行出访前与上百家美企所做的承诺」。由此可见,美企向她施压力,要她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毕竟美国企业三分一的收入都来自于中国市场,美国企业可不想为政客的激进反华行为埋单。
拜登政府为何选择在这个时间向中国让步?
关键是选举临近。美国总统选举逐步白热化,民主党要向大企业筹款,并且寻求支持。美国巨企自然会打开口牌,话拜登政府这样和中国打下去,他们不用做生意了。政客面对现实,不让步,那有巨企愿意献金。
可以想像,这只是一个中美关系和缓的短暂窗口期,美国敌视中国的本质并无改变。中国亦会利用这个窗口期,做她应该做的事情。
「巴士的报」是一份网上报纸,让网民随时随地拿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可以看到。www.bastillepost.com
卢永雄


















